夜幕降臨(lin) ,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xiang) 家家戶戶亮起燈火,從(cong) 山上望去,像星星般裝點著這片鄉(xiang) 村。
2018年,一條總長28千米的10千伏線路翻山越嶺,架設到玉麥鄉(xiang) 。從(cong) 那時起,這個(ge) 邊境鄉(xiang) 鎮用上了“暖心電”,當地百姓的生產(chan) 生活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走進玉麥鄉(xiang) 玉麥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索朗頓珠的家裏,記者看到,電視、冰箱、洗衣機等現代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孩子學習(xi) 用的電腦也整齊地擺放在書(shu) 桌上。
“以前冬天晚上還要經常起來給爐子添柴,現在用上了取暖器、空調,還有地暖,可以一覺睡到大天亮。”“以前想要洗澡,我們(men) 還得去縣城,現在家家安裝了電熱水器,想什麽(me) 時候洗澡都可以。”說起這些變化,玉麥村的村民們(men) 笑得合不攏嘴。
據索朗頓珠介紹,在未接入大電網前,玉麥村僅(jin) 靠一座小水電站發電,用電不穩定,也不安全,家裏的電器經常被燒壞。不僅(jin) 如此,這個(ge) 小水電站每年隻有6月至11月間能發電,其餘(yu) 時間整個(ge) 村完全處於(yu) 無電狀態,生產(chan) 生活極為(wei) 不便。
“通上大網電之後,近年來我們(men) 又將玉麥村的變壓器升級成630千伏安,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國網隆子縣供電公司三林供電所所長旺堆說,隻要有故障,供電所的員工會(hui) 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進行維修。
有了穩定的電能輸入,玉麥村村民們(men) 紛紛購買(mai) 了各種大功率電器,家家戶戶牽上了網線,用上了智能手機和電腦,與(yu) 外界的溝通聯係越來越緊密了。同時,自玉麥鄉(xiang) 被打造成紅色旅遊景點後,村裏便有44戶家庭開起了民宿和超市,村民們(men) 的收入年年攀升。
在強有力的電力保障下,玉麥鄉(xiang) 大力建設邊境小康示範村,積極打造紅色旅遊打卡地,村民們(men) 陸續吃上了“旅遊飯”,保障群眾(zhong) 基本生活的“暖心電”也逐漸升級為(wei)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富民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