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出生的紮西卓瑪,是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聶榮縣民政局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院長,今年是她從(cong) 事養(yang) 老服務工作的第11年。每天,紮西卓瑪同養(yang) 老護理員一起陪伴百餘(yu) 名老人,根據不同老人的身體(ti) 情況、興(xing) 趣愛好等,為(wei) 老人提供康樂(le) 活動、養(yang) 老護理等服務。
128名孤寡老人,平均年齡超70歲,這是紮西卓瑪專(zhuan) 注的事業(ye) 。2019年12月,紮西卓瑪根據組織安排,調整到聶榮縣集中供養(yang) 服務中心工作。一直以來,紮西卓瑪堅持時刻把服務老人的工作放在首位,用真情陪伴困難老人。
由於(yu) 聶榮縣海拔高、氣候惡劣、高寒缺氧,大多數老人體(ti) 弱多病。又因長期缺失親(qin) 情,有的老人性格偏執、古怪。麵對這些問題,紮西卓瑪從(cong) 關(guan) 心關(guan) 愛老人個(ge) 人身體(ti) 狀況入手,積極主動聯係縣人民醫院、藏醫院為(wei) 老人們(men) 開展體(ti) 檢活動,逐一完善建立健康檔案,並根據老人的身體(ti) 狀況合理安排膳食。
整理老人們(men) 的指標數據、檢查廚房衛生狀況、記錄每位老人喜歡吃的食物……每一個(ge) 工作細節紮西卓瑪都親(qin) 力親(qin) 為(wei)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紮西卓瑪就能準確地說出他們(men) 的姓名、年齡、性格、身體(ti) 狀況,這份熟識的背後不但是一份責任感,更是一份真情。
紮西卓瑪還定期在敬老院中舉(ju) 辦藏族舞會(hui) “鍋莊會(hui) ”,不斷推出各種娛樂(le) 活動豐(feng) 富老年人的生活,在這裏生活的老人每天都過得十分愜意。
養(yang) 老護理員,一個(ge) 看似平凡卻很偉(wei) 大的職業(ye) ,需要細心、耐心、責任心,始終保持一顆為(wei) 老服務的愛心。
85歲的則布老人,因患有嚴(yan) 重的關(guan) 節炎,長期不能下地行走,他特別渴望自己也能跟其他老人一樣正常走路。得知則布老人的心事後,紮西卓瑪帶著他到拉薩阜康醫院做手術,知道老人沒有經濟來源,她自掏腰包購買(mai) 相關(guan) 藥物和生活用品。
每次需要住院時,紮西卓瑪都忙前忙後地辦理住院手續。為(wei) 給老人看病,她往返跑了多少趟那曲、拉薩,多少次自掏腰包買(mai) 藥,她自己都記不清楚。
平時為(wei) 老人們(men) 做家務,搞衛生更是“平常事”。“紮西卓瑪像女兒(er) 一樣對我們(men) 盡孝心,對我們(men) 照顧特別周到。”聶榮縣敬老院供養(yang) 老人窮則幸福地說道。
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是我們(men) 黨(dang) 的根本宗旨。紮西卓瑪說:“關(guan) 愛服務院裏的每一位老人,把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為(wei) 民情懷體(ti) 現在工作的每一個(ge) 細節上,因為(wei) 我始終堅信,生命的秋天裏不隻有凋零,更該有絢爛。”
聶榮縣敬老院供養(yang) 老人嘎登說:“我們(men) 敬老院的老人,吃穿住都不愁,這都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關(guan) 懷,我們(men) 在這裏生活很幸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