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天氣轉暖,鄧巴像往常一樣爬上位於(yu) 半山腰的芒康縣拉久西村養(yang) 蜂基地,不等歇口氣就直奔蜂箱,細致耐心地查看每一個(ge) 蜂箱的情況。
鄧巴是拉久西村監委會(hui) 委員,也是拉久西村合作社養(yang) 蜂基地管理員,養(yang) 蜂基地的150多個(ge) 蜂箱是鄧巴悉心嗬護的“財寶箱”。
拉久西村海拔在2300米至3000米左右,四季分明,山野田間花草樹木繁茂,蜜源豐(feng) 富充足,村民有小規模養(yang) 殖蜜蜂、對外出售蜂蜜的傳(chuan) 統,為(wei) 拉久西村發展蜜蜂養(yang) 殖和蜂蜜加工銷售產(chan) 業(ye) 提供了先天優(you) 良條件。
守著滿山優(you) 質蜜源,拉久西村的幹部群眾(zhong) 一直想嚐試擴大蜜蜂養(yang) 殖規模和蜂蜜銷路,增加收入,但苦於(yu) 缺少資金和技術。
2021年8月,昌都市科技局技術人員到拉久西村調研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時,建議拉久西村探索實踐蜜蜂養(yang) 殖和蜂蜜加工銷售產(chan) 業(ye) ,這與(yu) 村幹部先前的想法不謀而合。經村“兩(liang) 委”多次召集村民研究討論,大家一致同意嚐試規模化養(yang) 殖蜜蜂和對外加工銷售蜂蜜。
說幹就幹,拉久西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協助村“兩(liang) 委”撰寫(xie) 提交了《曲孜卡鄉(xiang) 拉久西村農(nong) 村科普示範基地項目》申請資料。
2022年4月,該項目獲批,有了項目資金,村裏便火速開始籌備。村“兩(liang) 委”先是從(cong) 鄰近村鎮購買(mai) 了18箱蜜蜂,又花費13萬(wan) 餘(yu) 元購買(mai) 了材料,村幹部們(men) 分工協作,很快便按照蜂箱設計要求製作出303個(ge) 蜂箱。
蜜蜂養(yang) 殖和蜂蜜加工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涉及到春末蜜蜂出窖繁蜂、蜂群保溫、種蜂培育、組織蜂群采蜜、蜂群防病等方方麵麵。因此,根據村子的實際情況,拉久西村養(yang) 蜂采取“集體(ti) 養(yang) 殖+到戶養(yang) 殖”運作模式,即集中養(yang) 殖與(yu) 家庭分散養(yang) 殖相結合。其中,集體(ti) 養(yang) 蜂基地共有蜂箱150個(ge) ,由富有養(yang) 蜂采蜜經驗的鄧巴負責管理。
在到戶養(yang) 殖上,村幹部考慮到有養(yang) 蜂意願的村民缺乏成熟的養(yang) 蜂采蜜經驗,便組織養(yang) 蜂戶到村集體(ti) 養(yang) 蜂基地實地學習(xi) 養(yang) 蜂流程和注意事項,盡量減少養(yang) 蜂過程中的損失。
同時,為(wei) 更好打造拉久西村蜂蜜品牌,村合作社統一以市場價(jia) 收購集體(ti) 養(yang) 蜂基地和養(yang) 蜂戶的合格蜂蜜,再由村合作社統一加工包裝銷售。
2022年10月,拉久西村合作社收獲了第一批約1100斤蜂蜜原蜜,在加工灌裝包裝推向市場後,現已獲得收益3萬(wan) 多元,預計銷售完第一批蜂蜜後,將獲利12萬(wan) 元左右。
“我們(men) 村合作社計劃將售賣蜂蜜利潤的70%用於(yu) 全體(ti) 村民分紅,15%作為(wei) 村級運轉經費,15%作為(wei) 致富帶頭人獎勵資金。下一步,我們(men) 將進一步擴大蜜蜂養(yang) 殖規模,提高蜂蜜產(chan) 量,暢通銷售渠道,團結帶領村民增收致富。”村委會(hui) 副主任紮西頓珠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