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xiang) 章達村新貌。通訊員 洛克 記者 唐斌 攝
圖為(wei) 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xiang) 共康村的孩子們(men) 在幹淨整潔的廣場上玩耍。記者 李洲 攝
高原4月,處處春意盎然。漫步走進西藏鄉(xiang) 村,一幢幢嶄新寬敞的二層小樓,一條條幹淨的水泥路延伸到家門口,整潔的村莊,宜居的家園,幸福的笑臉,一幅幅新農(nong) 村的美麗(li) 畫麵展現在眼前。
近年來,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促進西藏農(nong) 牧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牧區宜居宜業(ye) 、農(nong) 牧民富裕富足,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步伐,按照《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工作部署,西藏於(yu) 2019年正式啟動了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計劃到2025年創建1000個(ge) 美麗(li) 宜居示範村。截至2022年底,西藏共創建認定自治區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505個(ge) ,其中2020年120個(ge) 、2021年155個(ge) 、2022年230個(ge) 。
有序推動宜居鄉(xiang) 村創建
2019年以來,在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自治區各級各部門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自治區、市(地)、縣區層層成立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加強對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各成員單位通力協作,統籌發力,圍繞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目標任務,聚焦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管理、公務服務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管護機製、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風文明建設等重點,紮實有序推動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
同時,各部門不斷完善政策製度,健全示範創建工作機製。根據國家總體(ti) 部署要求,研究製訂了《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全麵安排部署西藏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製定出台《西藏自治區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指導意見》《西藏自治區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li) 宜居示範村認定辦法》,明確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ti) 目標和重點任務,指導各市(地)、縣區因地製宜、穩步有序推動創建美麗(li) 宜居示範村。
提升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質量
“以前的旱廁雨天濕、夏天臭、冬天冷。如今,再也不用為(wei) 雨天、雪天上廁所發愁,現在用上了新廁所,幹淨衛生,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說起“廁所革命”,隆子縣加玉鄉(xiang) 龐村群眾(zhong) 白瑪央金的感激之情溢於(yu) 言表。
近年來,自治區高度重視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完善資金、項目、土地、金融等各項扶持政策,以“廁所革命”、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汙水治理等為(wei) 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全麵提升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質量,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2022年底全區改造農(nong) 牧區戶用衛生廁所33.56萬(wan) 座,普及率達到62.35%,更多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用上了幹淨整潔衛生的廁所。隨著農(nong) 牧區“廁所革命”不斷推進,衛生廁所普及率持續提高。
同時,持續加大農(nong) 牧區生活汙水、黑臭水體(ti) 治理力度,汙水治理率不斷提升,亂(luan) 倒亂(luan) 排得到有效管控,村莊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進一步健全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ti) 係,全區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2.7%。農(nong) 牧區垃圾汙水治理體(ti) 係不斷完善,公共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著力推動人畜分離工作,村容村貌持續改善。實施進村入戶道路建設,推進農(nong) 牧區生產(chan) 生活道路銜接,鄉(xiang) 村道路交通條件不斷改善;推進農(nong) 村安全飲水工程,持續鞏固提升了農(nong) 牧區安全飲水保障水平;加快農(nong) 牧區電力、通信、廣播電視改造升級,為(wei) 農(nong) 牧區持續快速發展夯實了基礎。此外,還進一步加大鄉(xiang) 村“四旁”植樹,積極發展庭院經濟,有效促進了村莊綠化美化,拓寬了農(nong) 牧民增收渠道。
人人參與(yu) 環境整治
近年來,全區各級各部門將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wei) 重要民生工程來抓,由點及麵、積極推進,把治垃圾、治水、治廁、治房、治風行動抓出了實效,扭轉了農(nong) 村長期以來存在的髒亂(luan) 差局麵,村民環境衛生觀念不斷進步,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走進浪卡子縣打隆鎮曲龍村村民曲珍的院子裏,四五十平方米的陽光棚寬敞明亮;廚房、衛生間、洗手台,幹淨整潔……
近年來,各地采取多種形式,發動群眾(zhong) 開展家庭內(nei) 務清潔評比活動,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客廳收拾整潔、灶屋清理整潔、廁所清洗整潔、床鋪折疊整潔、鞋子擺放整潔、衣物晾曬整潔、院子清掃整潔、雜物堆放整潔。
浪卡子縣打隆鎮憑借出色的整治成效,榮獲山南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季度成效“十佳鄉(xiang) 鎮”流動紅旗。作為(wei) 整治行動的積極參與(yu) 者,曲龍村村民尼瑪堅參深有感觸:“現在我們(men) 的日子好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衛生意識也提高了,每家每戶都主動參與(yu) 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在外麵‘賞心悅目’,回到家裏‘心情舒暢’。”
近年來,浪卡子縣打隆鎮村“兩(liang) 委”班子、駐村工作隊通過廣播、電視、報刊、抖音等載體(ti) 廣泛宣傳(chuan) ,積極作為(wei) 、入戶宣講,積極引導群眾(zhong) 逐步養(yang) 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發群眾(zhong)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內(nei) 生動力,持續推動廣大農(nong) 牧民轉變觀念,改變陳規陋習(xi) ,樹立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
如今,像打隆鎮曲龍村這樣爭(zheng) 創先進的村莊越來越多,建設美麗(li) 家園,樹立文明新風也逐漸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共識。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