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山南市文化事業發展取得新進步:文藝精品迭出 群眾生活豐富

發布時間: 2023-04-25 09:33: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圖為(wei) 瓊結縣藝術團下鄉(xiang) 演出活動中,歌舞《幸福小康》表演場景。記者 巴桑旺姆 攝

  “藏源”雅礱,一方文化熱土。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山南人民創造出了燦爛悠久、底蘊深厚的文化。

  2022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圍繞“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凝心聚力、拚搏創新,著力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全市文化事業(ye) 取得新的進步。

  打造高質量文藝精品

  山南素有“藏文化發源地”之稱,這裏深厚的傳(chuan) 統文化底蘊為(wei) 眾(zhong) 多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創新創作的沃土。

  2022年,山南市各級文藝團體(ti) 和文藝愛好者共創作文藝作品220部,經專(zhuan) 家評選,遴選出高質量優(you) 秀文藝作品50部,其中,44部作品得到扶持獎勵,這進一步激發了文藝愛好者的創作熱情。

  山南市打造首部舞劇《信——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並組織幹部職工、消防官兵、公安民警等群體(ti) 開展專(zhuan) 場演出,獲得一致好評,該劇還在首屆西藏文化藝術節演出活動中獲得“格桑花舞美獎”;小品《雨中情》、舞蹈《歡樂(le) 牧人》等優(you) 秀作品在小戲小品曲藝大賽中嶄露頭角;索朗卓瑪等三名業(ye) 餘(yu) 組選手入圍自治區首屆青年歌手大賽決(jue) 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山南市在大力提倡創新創造的同時,立足本地曆史文化資源,突出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文藝節目創作編排,加大力度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完成《艾堆拉姆》《打奶歌》等26部原生態文藝作品的打磨。

  此外,山南市不斷拓展“美麗(li) 西藏 可愛家鄉(xiang) ”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鄉(xiang) 村供給工程,編排一批節目,加大演出力度,不斷滿足基層群眾(zhong) 的文化需求。

  今年3月,山南市群眾(zhong) 藝術館和錯那市民間藝術團以歌曲、舞蹈、小品等多種文藝形式在勒鄉(xiang) 勒村宣傳(chuan)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演出贏得觀眾(zhong) 的連連掌聲與(yu) 叫好。

  “現在,我們(men) 經常能在家門口看到精彩的演出,許多表演非常接地氣地把黨(dang) 的政策融入其中,讓我們(men) 老百姓能看得懂、聽得懂,大家也都很喜歡看這樣的表演。”勒村群眾(zhong) 尼瑪次仁如是說。

  豐(feng) 富群眾(zhong) 文化生活

  文藝下鄉(xiang) 、文化惠民、文化工程是文化工作的重點,也是群眾(zhong) 的需求所在。

  對此,山南市從(cong) 實際出發、從(cong) 細節著手,編製《山南市文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為(wei) 統籌全市文化事業(ye) 發展、整體(ti) 推進山南各項文化惠民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投資1.39億(yi) 元的市文化藝術中心項目開工建設,已完成基礎開挖。投資1200萬(wan) 元的紮囊、隆子兩(liang) 縣及錯那市藝術團排練場所開工建設,這些工程對進一步完善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具有重要意義(yi) 。

  為(wei) 讓基層群眾(zhong) 的文化生活越過越豐(feng) 富,2022年,山南市累計投資4319.55萬(wan) 元,用於(yu) 鄉(xiang) 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著力提升基層文化綜合服務能力。

  同時,加大基層文藝演出力度,全市各級文藝團體(ti) 和行政村文藝演出隊發揮陣地作用,全年共開展活動6896場次、惠及群眾(zhong) 57萬(wan) 人次。其中,山南市藝術團完成文藝下鄉(xiang) 惠民演出86場次,13個(ge) 縣區藝術團開展各類文藝演出859場次,行政村文藝演出隊開展演出4500場次。山南市35支民間藏戲隊積極開展傳(chuan) 統文化演出進社區、進鄉(xiang) 村、進校園活動,共計完成演出320場次,不斷擴大了傳(chuan) 統文化影響力、引領力。

  此外,山南市還加大基層公共文化場所免費開放力度,確保市、縣、鄉(xiang) 三級公共文化場所每周免費開放42小時以上。

  正在準備職業(ye) 技能考試的央宗說:“我每次看書(shu) 學習(xi) 都會(hui) 到市圖書(shu) 館,選個(ge) 靠窗的位置,在安靜整潔的環境中自習(xi) 。學習(xi) 的間歇,我會(hui) 挑選一些報紙、雜誌進行閱覽,讓我緊張焦慮的身心得到放鬆。這裏每周末都會(hui) 開放,人氣很旺,學習(xi) 、閱讀的氛圍非常濃。”

  文化保護有聲有色

  在文化傳(chuan) 承保護方麵,山南市充分發揮非遺特別是傳(chuan) 統工藝資源優(you) 勢,推動非遺工坊發展,帶動創業(ye) 就業(ye) 、群眾(zhong) 增收。

  2022年,山南市新增非遺工坊15家,全市31家非遺工坊全年增收3201.62萬(wan) 元。通過邀請“網紅”直播帶貨、設置產(chan) 品展銷點等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打通了非遺產(chan) 品從(cong) 生產(chan) 到銷售“最後一公裏”。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期間,山南市銷售各類非遺產(chan) 品1100件,交易金額22萬(wan) 元。

  同時,山南市製訂印發《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普查實施方案》,推薦紮囊木雕技藝白瑪占堆等4名自治區級傳(chuan) 承人申報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名錄,推薦傑德秀邦典印染技藝巴桑等8名市級傳(chuan) 承人申報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名錄,推薦強欽青稞酒釀製技藝等21個(ge) 市級非遺項目申報第六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有力推動非遺項目傳(chuan) 承發展。

  在文物工作方麵,通過編製完成《山南文物保護規劃》《洛紮縣碉樓群保護規劃》;開展全市寺藏可移動文物複核登記,涉及文物保護單位135座、複核登記文物6380件(套)、新發現疑似文物736件(套);加大公安、消防、文物等部門聯合檢查力度,深入開展文物安全工作督導調研等工作,確保了文物安全。

  與(yu) 此同時,山南市加大文化市場安全生產(chan) 執法監督檢查力度,全年檢查文化市場1326家次,簽訂文化市場疫情防控安全責任書(shu) 110份;積極配合“掃黃打非”等工作,進一步淨化了文化市場。

  百舸爭(zheng) 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山南市正凝心聚力、奮勇爭(zheng) 先,推動文化事業(ye) 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