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陽光下,轟鳴的機器聲中,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結縣郭加鄉(xiang) 楚卡村村民正為(wei) 一年的青稞種植大計忙碌著。大家有序開展青稞種子包衣工作,為(wei) 及時開展春耕春播做好準備。
種子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質,但種子也會(hui) 受到有害生物的侵害,造成產(chan) 量損失。青稞種子包衣技術可有效防治病蟲害,促進根部發芽,使種子健壯生長,提高出苗率,從(cong) 而有效增加青稞產(chan) 量、提高群眾(zhong) 收入。
曾經,楚卡村農(nong) 作物種植全部依靠人力,種植時間長、產(chan) 量低,一定程度延緩了勞動力轉移就業(ye) 、勞務輸出的時間,影響群眾(zhong) 收入。2019年以來,在縣、鄉(xiang) 兩(liang) 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楚卡村黨(dang) 支部主動作為(wei) ,幹部帶頭學習(xi) 種子包衣機械操作流程,再傳(chuan) 授給村民群眾(zhong) ,形成“支部帶頭+群眾(zhong) 參與(yu) +駐村幫扶+專(zhuan) 業(ye) 指導+集體(ti) 分紅”的模式,很快見到成效,現在楚卡村可以麵向崗巴縣、定結縣8個(ge) 鄉(xiang) 鎮20多個(ge) 村莊出售包衣後的精品種子。
麵向周邊村莊出售種子以來,楚卡村連續4年分紅穩定在每年18萬(wan) 元左右,戶年均收入增加3913元,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攀升。可喜的是,今年楚卡村種子包衣量得到較大提升,預計分紅可達20萬(wan) 餘(yu) 元。
目前,楚卡村黨(dang) 支部積極動員群眾(zhong) 開展種子包衣工作,已完成包衣20餘(yu) 萬(wan) 斤,其中改良青稞“喜瑪拉22號”15萬(wan) 餘(yu) 斤、本地青稞“藏青2000”5萬(wan) 斤,改良青稞占比持續提升。“我們(men) 將結合村裏實際,擴大良種種植麵積,持續增加群眾(zhong) 收入。”楚卡村村委會(hui) 主任索朗信心滿滿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