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5個(ge) 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lin) 之際,“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掛牌,填補了西藏自治區在全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領域的空白。
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曆來高度重視防震減災工作,在統籌發展和安全方麵對防震減災工作作出一係列安排部署。廣泛普及防震減災應急知識,定期開展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培訓,有力提升了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對於(yu) 保障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具有重要意義(yi) 。
近期,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積極與(yu) 西藏自治區地震局對接,成功申報獲評為(wei) “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自治區地震局副局長孟輝表示,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掛牌,標誌著西藏防震減災宣傳(chuan) 教育和公共服務方麵邁出關(guan) 鍵一步。希望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發揮先進典型示範作用,豐(feng) 富科普內(nei) 容、創新科普方式、挖掘科普資源,開創西藏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新局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