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迎接國際博物館日 西藏舉行《雪域豐碑——西藏革命文物展》

發布時間: 2023-05-19 09:41: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迎接國際博物館日西藏舉(ju) 行《雪域豐(feng) 碑——西藏革命文物展》
圖為(wei) 5月18日,觀眾(zhong) 正在欣賞展覽。 李林 攝

  隨著第47個(ge) 國際博物館日來臨(lin) 之際,為(wei) 倡導生活美好、注重生活品質,西藏博物館以“博物館、可持續性與(yu) 美好生活”為(wei) 主題,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展示展演、社教活動,旨在讓觀眾(zhong) 通過展覽,感受到革命前輩們(men) 的高尚品格和中華文化精神。

  5月18日,由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主辦,區文化廳、區文物局、西藏博物館承辦的《雪域豐(feng) 碑——西藏革命文物展》於(yu) 當日正式對外開展。

圖為(wei) 5月18日,觀眾(zhong) 正在欣賞展覽。 李林 攝
圖為(wei) 5月18日,觀眾(zhong) 正在欣賞展覽。 李林 攝

  據悉,西藏革命文物資源豐(feng) 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和平解放西藏、鞏固國防、經營西藏的偉(wei) 大曆程中,留下了不可勝數的紅色革命文物。這些革命文物述說著黨(dang) 和人民英勇奮鬥的光榮曆史,記載了西藏革命和建設的偉(wei) 大曆程和感人事跡,鑄就了老西藏精神、“兩(liang) 路”精神和孔繁森精神的不朽豐(feng) 碑。《雪域豐(feng) 碑——西藏革命文物展》以西藏革命曆史為(wei) 背景,以革命文物展示為(wei) 主要內(nei) 容,設置“維護主權、進軍(jun) 西藏”“經營西藏、鞏固國防”“民主改革、當家做主”“成立西藏自治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製度”“緬懷先烈、銘記曆史”五個(ge) 單元。展覽展線長334米,展品300餘(yu) 件套,設多媒體(ti) 展示8處,場景設置10處,展覽形式豐(feng) 富多樣,展覽內(nei) 容引人入勝、革命故事催人奮進。

  展覽中,展出了1950年十七軍(jun) 贈送給十八軍(jun) 出征的錦旗、貴州軍(jun) 區贈給十八軍(jun) 的賀幛,進藏先遣英雄連全體(ti) 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康藏公路路線踏勘圖,“慕生忠之墓”鐵鍬,西藏軍(jun) 區司令部全體(ti) 同誌“長期建藏”決(jue) 心書(shu) ,西藏地方政府贈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hui) 成立賀幛,王笑雨同誌日記,自治區籌委會(hui) 關(guan) 於(yu) 民主改革的布告,東(dong) 三省贈西藏自治區成立錦旗等重點展品,全麵、生動展示了為(wei) 西藏革命和建設做出貢獻甚至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前輩的光輝事跡。

  來自西藏阿裏的老人旦巴次仁參觀了《雪域豐(feng) 碑––西藏革命文物展》,他告訴記者,展覽讓他感受到如今的西藏社會(hui)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來自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美術教研組組長姚晶晶是一名援藏老師,她表示,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西藏博物館凝聚了當地所有文化和曆史,如果讓學生真正了解西藏的文化,就一定要來博物館。她說:“未來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將跟西藏博物館進行長期的深入合作,同時開展西藏文史相關(guan) 的校本實踐課程,來拓展學生對西藏曆史的認知和興(xing) 趣。”

圖為(wei) 5月18日,展覽中的錯那縣年紮鄉(xiang) 土地分配清冊(ce) 。 李林 攝
圖為(wei) 5月18日,展覽中的錯那縣年紮鄉(xiang) 土地分配清冊(ce) 。 李林 攝

  據了解,迎接博物館日,西藏博物館除了開展《雪域豐(feng) 碑——西藏革命文物展》活動外,還開展了觀看、逛·“文創集市”、聽講座、兒(er) 童體(ti) 驗館、觀看4D影片等活動,同時還設置了“觀展有禮”互動小活動等內(nei) 容豐(feng) 富、形式多樣的係列活動,充分展示西藏雪域豐(feng) 碑豐(feng) 富的文物資源,增強民眾(zhong) 文物保護意識。

  隨著文化事業(ye) 的發展與(yu) 繁榮,如今,西藏的博物館文化氛圍漸濃。目前,西藏擁有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西藏犛牛博物館、日喀則石刻藝術博物館、昌都博物館等,博物館文化成為(wei) 人們(men) 了解認識西藏的鮮活媒介。

圖為(wei) 5月18日,觀眾(zhong) 正在欣賞展覽。 李林 攝
圖為(wei) 5月18日,觀眾(zhong) 正在欣賞展覽。 李林 攝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