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多國駐華大使及外籍人士在西藏小學聽紮念琴、體驗藏文書法

發布時間: 2023-05-21 09:26: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由尼泊爾、緬甸、菲律賓、莫桑比克、斐濟、委內(nei) 瑞拉、印度尼西亞(ya) 、孟加拉國等多國駐華大使、公使,以及外籍專(zhuan) 家、學者等組成的團隊18日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第二小學參觀訪問,現場聽孩子們(men) 彈奏紮念琴、體(ti) 驗藏文書(shu) 法等。


圖為(wei) 5月18日上午,參訪團成員與(yu) 林芝市第二小學老師們(men) 合影。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林芝市第二小學校長張劍是廣東(dong) 省第十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隊成員。他介紹,學校地處林芝市區,學生們(men) 是走讀式上學。目前全校有48個(ge) 教學班,其中藏文班25個(ge) 、漢語班23個(ge) ,1960多位學生中藏族1048人,漢族、門巴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學生910餘(yu) 人。

  進入校園後,歡快的紮念琴聲傳(chuan) 來,十多位孩子聚在一起彈奏著。一曲表演完畢,現場掌聲熱烈。


圖為(wei) 5月18日上午,參訪團成員在林芝市第二小學觀看孩子們(men) 上實驗課。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紮念藏語意為(wei) “悅耳動聽之聲”,紮念琴又名六弦琴,是藏族傳(chuan) 統歌舞“堆諧”中最常用的彈撥樂(le) 器。

  參與(yu) 彈奏的貢喬(qiao) 頓珠今年10歲,他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讀三年級時看見高年級同學在文藝匯演時彈奏紮念琴,覺得非常酷,很想學。“回家問了爸爸媽媽,他們(men) 也同意,就在學校報了紮念琴興(xing) 趣班。”他說,學校每周有一堂課,此外還有專(zhuan) 門的教室可以練習(xi) 。


圖為(wei) 5月18日,林芝市第二小學學生彈奏紮念琴。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貢喬(qiao) 頓珠說,學習(xi) 了一段時間後,爸爸還為(wei) 他買(mai) 了一把專(zhuan) 屬紮念琴,並在校外報了學習(xi) 班。“我個(ge) 子長得快,舊琴彈了一段時間就不合適了,今年爸爸又定了一把新的。”他說,新紮念琴音色更好。

  圖為(wei) 5月18日上午,參訪團成員柯馬凱(Michael Crook)側(ce) 耳傾(qing) 聽藏文書(shu) 法老師的講解 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在學校裏,參訪團成員們(men) 還觀看了孩子們(men) 做浮力實驗、畫畫,上音樂(le) 課、電腦課、英語課等。

  在藏文書(shu) 法室,看到老師書(shu) 寫(xie) 的“紮西德勒”“心想事成”等藏文字體(ti) 飄逸靈動,參訪團成員也躍躍欲試。於(yu) 是老師先在紙上寫(xie) 下首個(ge) 字母(藏文書(shu) 題或首個(ge) 字母符號)供臨(lin) 摹參考,來自孟加拉國的哈桑(Hassan Md Enamul)和巴基斯坦的阿斯加爾(Muhammad Asghar)先後提筆臨(lin) 摹。書(shu) 寫(xie) 完畢,大家報以掌聲和微笑,現場氣氛歡快。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