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珠峰腳下帳篷旅館的致富經

發布時間: 2023-05-22 08:39:00 來源: 新華網


這是珠峰遊客大本營的帳篷旅館(5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珠峰遊客大本營位於(yu) 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xiang) 。想要觀看珠峰日出、日落和星夜的遊客們(men) ,通常會(hui) 選擇在遊客大本營的帳篷旅館——俗稱“犛牛帳篷”過夜。一排排黑犛牛毛編製而成的帳篷,成了珠峰腳下一道獨特風景。

  今年27歲的旦增是紮西宗鄉(xiang) 嘎熱村村民。他已在大本營經營帳篷旅館近十年,“以前,遊客來了隻能睡大通鋪,用太陽能板發電,用水還要從(cong) 絨布河打水背過來。”旦增說。

  隨著旅遊業(ye) 的發展,珠峰遊客大本營的設施不斷升級,通了自來水,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配備了應急車輛和吸氧設施,小賣部、甜茶館和郵政所也都一應俱全。帳篷內(nei) 部也增加了保暖內(nei) 層,還設置了標準間、單人間等不同房型。

  旅遊收入讓旦增家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旦增供弟弟妹妹外出上學,家裏還蓋起了嶄新的二層小樓。

  旦增的旅館對麵的帳篷經營者,是2022年剛從(cong)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的紮西次仁。紮西次仁希望為(wei) 更多的遊客講解當地民俗和珠峰相關(guan) 知識。

  根據紮西宗鄉(xiang) 的統籌安排,珠峰遊客大本營的帳篷旅館由來自該鄉(xiang) 不同村莊的農(nong) 牧民經營管理,每年3月開始搭建帳篷,一直營業(ye) 到10月。帳篷旅館一部分收入會(hui) 用於(yu) 村集體(ti) 分紅,讓旅遊產(chan) 業(ye) 惠及到更多珠峰腳下的農(nong) 牧民。


旦增在自家的帳篷旅館前(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是珠峰遊客大本營帳篷旅館內(nei) 景(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珠峰遊客大本營帳篷旅館內(nei) 景(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珠峰遊客大本營的帳篷旅館,旦增在整理床鋪(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遊客大本營的帳篷旅館,紮西次仁在整理床鋪(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珠峰遊客大本營,工作人員將氧氣瓶送至帳篷旅館(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遊客大本營的郵政所,遊客在寫(xie) 明信片(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這是夜晚的珠峰遊客大本營帳篷旅館(5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遊客大本營,遊客在帳篷旅館間的空地上唱歌跳舞(5月1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遊客大本營,遊客在帳篷旅館間的空地上唱歌跳舞(5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珠峰遊客大本營的帳篷旅館裏,旦增(右)為(wei) 客人的犛牛肉湯鍋裏加湯料(5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珠峰大本營的珠峰高程測量紀念碑前,遊客拍照留念(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現場直擊!零距離感受珠峰腳下的冰川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超過4000米,是除了南北極以外,地球上冰川分布最廣泛的地區,也是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詳細]
  • 民間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挑戰

    5月18日清晨,犛牛隊正在準備運送民間珠峰登山隊需要的物資。這些物資將分別運送到海拔5800米和6500米的營地。  [詳細]
  • 珠峰腳下的科普

    5月15日,珠峰站工作人員席振華給孩子們講解科學儀器的功能作用。當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紮西宗鄉完全小學的學生來到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大氣與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簡稱“珠峰站”),參加主題為“遇見科學 遇見青藏高原”的公眾科學日活動。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