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美朵:在西藏行走閱讀 分享詩意鄉村

發布時間: 2023-05-30 09:19:00 來源: 西藏日報

  在缺氧的高原上,美朵從(cong) 未止步,邊閱讀,邊行走。她希望借助互聯網力量,通過閱讀的方式,讓大家發現西藏鄉(xiang) 土的可愛與(yu) 詩意。

  緣起:

  身為(wei) 一個(ge) 喜悅的分享者

  做互聯網平台“八廓讀書(shu) ”,既是一個(ge) 無心插柳的美麗(li) 機緣,也是一個(ge) 情理之中的發展。

  兩(liang) 年前,美朵和團隊夥(huo) 伴致力於(yu) 拉薩八廓街老城的調研和影像資料留存,他們(men) 每天穿梭走訪在八廓古城的大街小巷,用鏡頭記錄這座古老的城市裏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狀態。一個(ge) 個(ge) 藏匿在八廓古城裏的藏式古建,一位位見證時間的老人的口述故事,讓美朵發現了這座千年古城多元化的魅力。

  為(wei) 了與(yu) 古城產(chan) 生更深的連接,美朵翻閱大量相關(guan) 書(shu) 籍資料,做了大量的閱讀筆記,並及時梳理工作心得。突然有一天,朋友圈的留言讓美朵大受啟發:“因為(wei) 你的文字,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八廓街,還有什麽(me) 好書(shu) 能推薦給我?”

  於(yu) 是“八廓讀書(shu) ”短視頻平台誕生了。美朵通過分享好書(shu) 的方式,“給世界讀八廓,在八廓讀世界”,把文學變成連接高原與(yu) 世界的橋梁,傳(chuan) 達著詩意高原意境。

  遊走八廓古城,分享好書(shu) 的過程中,美朵有了更多的心得和發現,“八廓讀書(shu) ”的內(nei) 容不斷更新。

  “我在西藏工作生活了將近二十年,一直在觀察和思考,八廓街的魅力有一種濃縮的、高貴的美,但西藏的美具有豐(feng) 富的層次,城鎮、農(nong) 區、牧區、林區和邊境的村莊都有自己的故事、味道和顏色。所以,我更應該沉下心來,深入我走訪的每一個(ge) 村莊,以文學的方式帶大家感受它們(men) 的性格。文字的共鳴是相通的,能衝(chong) 破時空的界限。我嚐試探索文學與(yu) 高原鄉(xiang) 土的關(guan) 係,激活村莊的魅力。”

  美朵背上行囊,一路步履不停,持續記錄著每一個(ge) 閃光的小發現,從(cong) 古城八廓到極地村莊,腳底沾滿的泥土沉澱為(wei) 溫暖的真情。

  讀“村”:

  以閱讀傳(chuan) 遞詩意村莊

  去年春天,美朵在昌都市八宿縣阿日村開展了10天調研。這是一個(ge) 隱匿在然烏(wu) 國家級森林公園內(nei) 、坐落於(yu) 然烏(wu) 湖畔的古村落。美朵在當地村民多傑曲珍家與(yu) 他們(men) 同吃同住,每天聽他們(men) 講當地古老的故事。在這裏,美朵閱讀的書(shu) 籍是作家梭羅的著作《瓦爾登湖》: “一個(ge) 湖是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自己的天性的深淺。”

  如果說,閱讀讓不同地區的湖光山色產(chan) 生了相同的語境,那麽(me) 人文書(shu) 籍則開啟了美朵與(yu) 西藏空間和曆史的深度對話。

  她邀請西藏著名古建築專(zhuan) 家木雅·曲吉建才走訪林芝市阿沛村與(yu) 林則村時,帶著專(zhuan) 家著作《西藏民居》,現場請教西藏古建築的常識與(yu) 測繪知識,向網民分享了這位古建築守護者背後的故事,以及西藏不同地區古建築的結構常識、功能劃分與(yu) 施工技法等知識。

  在西藏林卡季,美朵邀請以畫犛牛著稱的西藏畫家孟繁華,共同走訪拉薩市的古村落聯巴村,與(yu) 老村長邊角爺爺共同烹飪美食、過林卡、畫犛牛。在那裏,人們(men) 對村莊深深的眷戀打動了大家,美朵在直播中動情地讀出了費孝通先生著作《鄉(xiang) 土中國》裏的一句話:“隻有直接有賴於(yu) 泥土的生活才會(hui) 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ge) 地方生下根,從(cong) 容地去摸熟每個(ge) 人的生活,像母親(qin) 對於(yu) 她的兒(er) 女一般。”

  走進以藍麵具藏戲聞名的覺木隆村時,美朵體(ti) 驗了王妃造型的藏戲服飾,打開作家張鷹的《人文西藏——藏戲歌舞》,以按圖索驥的方式帶網民辨識不同角色的藏戲麵具。

  在古樸的謝通門縣牛村,美朵跟隨西藏自治區級非遺傳(chuan) 承人赤列頓珠體(ti) 驗當地古老的製陶工藝。看到匠師們(men) 伴著歡快的歌曲說笑著,隨著轉盤平穩高速地旋轉,一團軟趴趴的泥土成了水罐的造型,騰起的細塵在陽光下輕舞,美朵在這裏分享鹽野米鬆的《留住手藝》,書(shu) 裏記錄走訪了16位日本不同行業(ye) 手工藝人的故事和這些手工技藝的由來。書(shu) 中的一句話讓美朵非常認同:“那些手工藝人保有的不僅(jin) 僅(jin) 是製作一件器物的技藝,而是一份最為(wei) 珍貴質樸的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他們(men) 的現狀和困惑、作者的思考和探索,也為(wei) 其他地區傳(chuan) 統手藝人帶來啟發。

  當美朵翻過雨季塌方的山路,風塵仆仆地來到陳塘雪雄瑪村,展現在眼前的是極具特色的夏爾巴人生活風貌。在這裏,美朵和當地村民一起烤火暢飲雞爪穀酒、采藥材、種穀子。在這個(ge) 保持原生態的小村莊裏,美朵帶大家看到的不僅(jin) 是原始密林裏的世外桃源,更有人們(men) 對祖國和家鄉(xiang) 的深深眷戀。童話《綠野仙蹤》再次喚醒美朵記憶深處的美好:“沒有一個(ge) 地方可以和家相提並論。”

  使命:

  以文化賦能高原鄉(xiang) 村

  在粉絲(si) 眼裏,美朵一直行走在高原的村莊裏,目光所及都是美麗(li) 和有趣。實際上,這是一項比較辛苦的工作,團隊小夥(huo) 伴要承受長途勞頓,克服高海拔地區的惡劣氣候條件,但大家也發現了其中的樂(le) 趣,尤其是有效參與(yu) 幫助了村裏農(nong) 牧民手藝人的創意製作,產(chan) 生了實實在在的價(jia) 值。

  “西藏的鄉(xiang) 村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這裏有源源不斷的故事,有令人驚豔的美學,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有延續千年的生存智慧。每個(ge) 鄉(xiang) 村都像是寶藏,會(hui) 給我帶來不同的收獲。我也希望通過自己做的事,改變人們(men) 對西藏鄉(xiang) 村的固有認知。”美朵誠懇地說。

  在牛村陶器的那場直播中,美朵與(yu) 傳(chuan) 承大師現場進行討論和設計製作,具有西藏非遺元素的“輕藏式”香插成為(wei) 當時的爆款,一下子就產(chan) 生了2000件訂單。這次嚐試給所有人樹立了信心,在探索如何讓西藏好物“走出去”的問題上,提供了值得參考的案例。

  以閱讀的方式打開西藏的村莊,給美朵一個(ge) 嶄新的視角重新理解西藏,她希望這些創意和發現能夠為(wei) 當地做出一些實實在在的好事。

  最近,美朵和團隊又要啟程了。他們(men) 將持續以文學途徑探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模式,在閱讀分享西藏詩意鄉(xiang) 村的同時,調研非遺複興(xing) 如何融入鄉(xiang) 村的發展振興(xing) 。

  在這條路上,他們(men) 又會(hui) 遇見怎樣的故事?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