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拉薩海關(guan) 立足西藏實際,緊扣高原特色食品安全、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積極發揮專(zhuan) 業(ye) 技術優(you) 勢開展相關(guan) 科學技術研究,製定國家標準、行業(ye) 標準、地方標準、團體(ti) 標準等,推動特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用好海關(guan) “金鑰匙” 破解西藏“水密碼”
說到西藏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水產(chan) 業(ye) 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西藏水資源豐(feng) 富,居全國首位。如何利用好優(you) 勢資源,幫助企業(ye) 延伸產(chan) 業(ye) 鏈,推動水產(chan) 業(ye) 發展,是拉薩海關(guan) 關(guan) 注的重點事項。
早在2017年,拉薩海關(guan) 為(wei) 落實西藏自治區“西藏好水世界共享”工作,申建了國家礦泉水檢測重點實驗室,積極開展水源水、包裝飲用水、礦泉水等檢測服務。成立服務企業(ye) 誌願小組,為(wei) 區內(nei) 企業(ye) 提供技術培訓和技術谘詢400餘(yu) 次。今年1至5月,檢測各類包裝飲用水樣品700餘(yu) 批,深入企業(ye) 調研指導22次,助推西藏5100、卓瑪泉、大昭聖泉等“西藏好水”走向國內(nei) 國際市場。
拉薩海關(guan) 技術中心主任王順芝介紹,拉薩海關(guan) 堅持將調查研究貫穿工作始終,組織《西藏飲用天然水產(chan) 地溯源及質量指標快速檢測研究》課題,為(wei) 西藏特色產(chan) 品原產(chan) 地保護提供技術依據。同時,製定了《西藏飲用天然水》《西藏嬰幼兒(er) 飲用天然水》2個(ge) 團體(ti) 標準,指導“西藏好水”協會(hui) 等3家企業(ye) 編製特定產(chan) 品《西藏飲用天然水》(衝(chong) 泡奶粉專(zhuan) 用)和《西藏飲用天然水》(嬰幼兒(er) 專(zhuan) 用)等5個(ge) 企業(ye) 標準,豐(feng) 富了產(chan) 品種類,有效提升了產(chan) 品市場競爭(zheng) 力。
發展成果惠及民生,拉薩海關(guan) 聚焦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飲水安全問題,在4個(ge) 駐村點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大力開展貧困地區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活飲用水免費檢測,受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達10萬(wan) 餘(yu) 人。
列好“創新清單”
助力特色產(chan) 品“走出去”
地理標誌產(chan) 品是指產(chan) 自特定區域,所具有的質量、信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jue) 於(yu) 該產(chan) 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以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chan) 品。可以說,獲準地理標誌保護,是特色產(chan) 品“走出去”的護身符和通行證。
為(wei) 提升西藏蟲草、藏紅花、糌粑、犛牛肉幹、酥油、藏麵、甜茶等一批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產(chan) 品附加值,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拉薩海關(guan) 製定了22個(ge) 地方標準,主持參與(yu) 了鬆茸、青稞、木碗等16項省部級及廳局級科研項目,為(wei) 推動西藏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我們(men) 為(wei) 那曲冬蟲夏草等7個(ge) 地理標誌產(chan) 品製定了地方標準,為(wei) 糌粑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製定了加工技術規程,為(wei) 藏麵等特色食品製定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並與(yu) 100多家西藏生產(chan) 食品、農(nong) 產(chan) 品企業(ye) 簽訂了檢測合作協議,今年還對20家企業(ye) 開展了西藏自治區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監督抽查。”王順芝說道。
促進西藏特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是一項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工作,拉薩海關(guan) 將以開展主題教育為(wei) 契機,深入調查研究,聚焦企業(ye)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控製和技術能力提升等方麵多點發力,出實招見實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