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6月2日上午,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舉(ju) 辦環保設施公眾(zhong) 開放日活動,邀請拉薩市直單位幹部、群眾(zhong) 數十人參觀生態環境監測實驗室。
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耐心向參觀人員介紹了西藏環境監測的發展曆程,以及如何下達監測任務單、現場采樣及運輸、如何進行實驗室監測分析等全過程。同時,就實驗室手工操作步驟及如何使用大型監測儀(yi) 器等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講解,並逐一回答了參觀人員提出的相關(guan) 問題。
“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舉(ju) 辦環保設施公眾(zhong) 開放日活動,為(wei) 公眾(zhong) 與(yu) 生態環保部門搭建了有效溝通的橋梁,進一步拉近了公眾(zhong) 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的距離,有效凝聚了社會(hui) 各界支持和參與(yu) 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共識。”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分析室副主任袁躍甫說。
拉薩市林草局工作人員周鑫興(xing) 致勃勃地全程參加了此次活動,他說,“通過今天的參觀學習(xi) ,我對生態環境監測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對生態環境監測意義(yi) 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生態環境保護這項工作不是一個(ge) 單位或部門的事,是每個(ge) 人都應盡的義(yi) 務。今後,我將以實際行動參與(yu) 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
2022年,西藏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舉(ju) 辦“6·5世界環境日”“西藏這十年”主題係列、疫情環境安全3場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環保人之歌》《羌塘生靈》《雪域精靈——黑頸鶴》等環保主題宣傳(chuan) 片廣受群眾(zhong) 好評。主動公開生態環境保護政府信息7500餘(yu) 條,29個(ge) 環保設施累計接待1600人次,生態環境保護全民共創共建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為(wei) 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廣泛宣傳(chuan) 林芝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就,增強公眾(zhong) 生物生態安全風險防範和保護意識,引導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生態文明高地建設,2022年5月20日,林芝市在廈門廣場開展2022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活動由林芝市委生態文明辦(市生態環境局)牽頭,16家市直單位共同參與(yu) 。
活動現場,市直各相關(guan) 單位和7縣區通過設立谘詢台、有獎問答、懸掛條幅、LED屏播放宣傳(chuan) 片等方式,深入宣傳(chuan)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意義(yi) ,全麵展示林芝市自然保護區建設、動植物保護成效、生態安全防範措施等重點工作。同時,向公眾(zhong) 講解生物安全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發放生物多樣性保護手冊(ce) 、倡議書(shu) 、動植物明信片、筆記本、環保宣傳(chuan) 主題遮陽帽、手提袋以及精心製作的林芝特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大花黃牡丹宣傳(chuan) 折頁、貼紙、書(shu) 簽等係列宣傳(chuan) 品。
活動期間,林芝市共設立集中宣傳(chuan) 點7個(ge) ,參與(yu) 宣傳(chuan) 人員200餘(yu) 人,懸掛橫幅20餘(yu) 條,展出展板10個(ge) ,發放各類宣傳(chuan) 品2000餘(yu) 份,群眾(zhong) 谘詢問題20餘(yu) 次,受教群眾(zhong) 2000餘(yu) 人次。此次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氛圍,提升了公眾(zhong) 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教育引導廣大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中。
近年來,林芝市各級各部門不斷加強對《環境保護法》《大氣汙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相關(guan) 規範性文件的宣傳(chuan) 和貫徹落實。全市深入開展生態環境宣傳(chuan) 教育工作,營造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生態環境保護的濃厚氛圍。依托“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水日”等時間節點進行集中專(zhuan) 題宣傳(chuan) 。在此基礎上,林芝市環保、林業(ye) 、國土、發改、水利等部門深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進社區、進企業(ye) 、進學校、進村莊活動,通過宣傳(chuan) 欄、宣傳(chuan) 片、手機短信、現場谘詢等方式廣泛宣傳(chuan) 生態環境保護知識。
山南市按照“黨(dang) 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負責、政協支持、部門配合、全員參與(yu) 、共同促進”要求,利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時間節點,通過實地宣講、電視報道、微信推送等形式廣泛開展環保宣傳(chuan) 。把環保法律法規納入中小學教學和“七五”普法內(nei) 容,深入開展環保宣傳(chuan) 進農(nong) 牧區、進企業(ye) 、進學校、進社區等活動,使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低碳生活成為(wei) 每個(ge) 公民、每個(ge) 家庭、每個(ge) 單位的自覺行動。
為(wei) 了把河長製工作引向深入,山南市浪卡子縣以“世界水日”等宣傳(chuan) 日為(wei) 契機,發放河長製知識宣傳(chuan) 手冊(ce) 2000冊(ce) ,宣傳(chuan) 物品300個(ge) ,及時更新和完善公示牌內(nei) 容,維修破損的公示牌,讓廣大群眾(zhong) 更加了解河流的基本情況,增強對水安全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日喀則市江孜縣在加強環保宣傳(chuan) 教育的同時,加大輿論監督力度,對河流周邊破壞、汙染環境和遊客及沿河群眾(zhong) 的不文明行為(wei) 進行曝光,對提高沿河群眾(zhong) 護河愛河的環保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實行河長製的河道周邊亂(luan) 倒垃圾等現象明顯改善。
林芝市朗縣針對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整治、“禁白”等問題,及時組織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進行宣傳(chuan) 和講解。深入工地、學校、鄉(xiang) 村等開展宣傳(chuan) 講座,利用手機短信,結合當前環保存在的問題,讓群眾(zhong) 及時掌握環保法及環保工作動態內(nei) 容,了解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進行解讀並轉發到各鄉(xiang) 鎮。
山南市加查縣以“三級”人大代表送憲法活動為(wei) 契機,結合本縣實際情況,深入細致地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及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點講解全縣環境綜合整治方麵存在的各種問題及解決(jue) 方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