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防汛抗旱、水資源保護等提供可靠保障,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從(cong) 落實安全監測配套措施、水庫信息平台建設、管護人員技能培訓等多方麵發力,在全區率先試點實施“政府+專(zhuan) 業(ye) 技術單位+水庫管理員”小型水庫管理新模式,推進小型水庫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精細科學調度管理。
據了解,目前,山南市已建的38座小型水庫中,已完成37座小型水庫的大壩安全監測基礎設施以及雨水情測報和視頻監控設施,並成功接入信息化平台,實現了水情監測預報早知道、工程隱患早識別,為(wei) 落實水庫“四預”措施、確保安全運行提供了有效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
同時,山南市持續推進“專(zhuan) 業(ye) 化+信息化”建設,對水庫高程進行統一劃定,明確水庫管理範圍線與(yu) 保護範圍線,搭建智慧水利信息平台,運用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三維實景等先進技術,建成一套涵蓋監測監控、巡檢巡查、維修養(yang) 護、運行管理、工程管理等內(nei) 容,能夠遠程實時監控、智慧發現問題、智能分析問題、閉環處理問題的高效實用信息管理平台,進而實現信息采集存儲(chu) 自動化、數據傳(chuan) 輸網絡化、決(jue) 策支持數字化、分析處理智能化。
此外,山南市采取“網絡+麵授+現場實操”的形式,結合水庫巡查路線及巡查重點、閘門啟閉操作規程、水位觀測、日常簡易維護、智慧水利APP操作及使用等實操內(nei) 容,對水庫管護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業(ye) 務知識技能培訓,做到培訓全麵、人員專(zhuan) 業(ye) 、掌握標準、操作規範,著力提高管護人員履職能力和素質水平,全麵保障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