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和美家園 宜居宜業——西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走筆

發布時間: 2023-06-25 09:15:00 來源: 西藏日報

  “以前村裏垃圾到處扔、汙水遍地流的場景不複存在了。”西藏拉薩市章多鄉(xiang) 恰村村民紮西說,“現在村裏的生活垃圾有專(zhuan) 人清理。特別是這幾年,通過人居環境整治、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的同時,村民的觀念大大轉變,不僅(jin) 熱心美化家園,還教育孩子們(men) 要愛護花草、保護環境。”看著村子越來越美,村民們(men) 打心底裏高興(xing) 。

  為(wei) 切實改善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美麗(li) 西藏,西藏結合實際情況,學習(xi) 借鑒浙江“千萬(wan) 工程”好經驗好做法,按照“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寬裕、鄉(xiang) 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建設要求,著力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取得顯著成效。

  優(you) 化人居環境,打造美麗(li) 鄉(xiang) 村

  錯落有致的藏式小院、富有民族特色的圍欄、寬闊的水泥路……走進林芝市巴宜區八一街道永久村,看到的是一幅美麗(li) 和諧的鄉(xiang) 村新圖景,這是巴宜區開展“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建設的效果。

  永久村作為(wei) 該項目首批試點村莊之一,建設內(nei) 容包括供排水工程改造、道路硬化、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景觀小品、圍牆美化、棧道鋪設等環境風貌改造。

  “以前村裏全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水和電也時有時停,生活特別不方便。自從(cong) 開展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以後,土路變成了平坦通暢的水泥路,村裏通了自來水、大網電,下水管道也全部暢通,環境變好了,我們(men) 住著也舒坦。”說起現在村裏的生活環境,已經在永久村住了20多年的次仁旺堆頗有感觸。

  近年來,西藏高度重視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工作,完善資金、項目、土地、金融等各項扶持政策,以“廁所革命”、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汙水治理等為(wei) 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全麵提升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質量,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區改造農(nong) 牧區戶用衛生廁所33.56萬(wan) 座,普及率達62.35%,更多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用上了幹淨整潔衛生的廁所。

  同時,進一步健全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ti) 係,全區農(nong) 牧區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2.7%。農(nong) 牧區垃圾汙水治理體(ti) 係不斷完善,公共環境質量持續提升。

  在村容村貌提升上,西藏各地還采取牲畜離院、牲畜出村等方式,積極實施人畜分離工程,改變了牲畜糞便隨處可見的現象,降低了人畜共患病風險。持續加大農(nong) 牧區生活汙水、黑臭水體(ti) 治理力度,汙水治理率不斷提升,亂(luan) 倒亂(luan) 排得到有效管控,村莊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農(nong) 牧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帶領群眾(zhong) 共同致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入學習(xi) 浙江“千萬(wan) 工程”好做法,不僅(jin) 要保護“綠水青山”,更要因地製宜、因村製宜培育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讓“綠水青山”變為(wei) “金山銀山”,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在拉薩市章多鄉(xiang) 恰村,藏香草生產(chan) 加工一直是該村的特色產(chan) 業(ye) 。這些香草是生長於(yu) 海拔4100米的甘丹寺方圓五裏內(nei) 山坡上的甘丹坎巴草,非常獨特。從(cong) 1995年,村民就開始加工藏香草。

  依托這一資源,恰村村民不僅(jin) 成立了加工合作社,還注冊(ce) 了“旺果日康芭”商標。後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達瓦、次仁頓珠合夥(huo) ,在合作社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旺果日工貿有限公司,現已形成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發展模式,年產(chan) 值可達200萬(wan) 元,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特別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公司積極吸納貧困戶就業(ye) ,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帶動了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39人成功脫貧。村民達瓦占堆就在西藏旺果日工貿有限公司工作。從(cong) 事藏香草生產(chan) 加工已有十幾個(ge) 年頭的他,現在不僅(jin) 每月能拿到4500元的固定工資,年終還能領到分紅。

  為(wei) 了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證原材料充足,該公司還對甘丹坎巴草進行了人工培育和規模化種植,大大提升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近年來,西藏各地因地製宜,大力發展鄉(xiang) 村經濟,聚焦青稞、犛牛、藏羊、蔬菜、奶業(ye) 、飼草、藏豬、藏雞、茶葉、葡萄等高原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利用生態優(you) 勢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開展農(nong) 牧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支持家庭農(nong) 牧場和鄉(xiang) 村民宿發展,興(xing) 建產(chan) 業(ye) 基地、培育龍頭企業(ye) ,促進新型農(nong) 牧業(ye) 經營主體(ti) 迅速發展,取得了農(nong) 牧區振興(xing) 、農(nong) 牧業(ye) 提質、農(nong) 牧民增收的綜合效益。

  2022年,全區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入社農(nong) 牧民近30萬(wan) 戶120萬(wan) 人,全區資產(chan) 過百萬(wan) 元的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達到734家,其中資產(chan) 過千萬(wan) 元的81家,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家庭農(nong) 牧場分別達到165家、9264家,發展態勢良好。

  樹立文明新風,共建美麗(li) 家園

  走進浪卡子縣打隆鎮曲龍村村民曲珍的院子裏,四五十平方米的陽光棚寬敞明亮,廚房、衛生間、臥室規劃合理、幹淨整潔。

  近年來,西藏各地采取多種形式,發動群眾(zhong) 開展家庭內(nei) 務清潔評比活動,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浪卡子縣打隆鎮憑借出色的整治成效,榮獲山南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季度成效“十佳鄉(xiang) 鎮”流動紅旗。

  “齊心共創環境優(you) 美鄉(xiang) 村,協力打造和諧美好家園”。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帶來了鄉(xiang) 村治理方式的變革,推動鄉(xiang) 村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麵,對農(nong) 牧民產(chan) 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了群眾(zhong) 的主人翁意識。

  作為(wei) 整治行動的積極參與(yu) 者,曲龍村村民尼瑪堅參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我們(men) 的生活好了,大家的環保意識、衛生意識也提高了,每家每戶都主動參與(yu) 人居環境整治。環境好了,大家走在外麵賞心悅目,回到家裏心情舒暢。”

  近年來,浪卡子縣打隆鎮村“兩(liang) 委”班子、駐村工作隊通過廣播、電視、報刊、抖音等載體(ti) 廣泛宣傳(chuan) ,積極引導群眾(zhong) 逐步養(yang) 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發群眾(zhong)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內(nei) 生動力,持續推動廣大農(nong) 牧民轉變觀念,改變陳規陋習(xi) ,樹立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

  如今,從(cong) 羌塘草原到藏南穀地、從(cong) “雪域江南”到阿裏高原,像打隆鎮曲龍村這樣爭(zheng) 創先進的村莊越來越多,建設美麗(li) 家園、樹立文明新風逐漸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共識。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積極投身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過程中,改變了觀念、提升了本領、發展了生產(chan)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