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海拔4100米的高原水利工程如何惠及“西藏糧倉”

發布時間: 2023-07-04 09:15:00 來源: 新華網

  眼下,在素有“西藏糧倉(cang) ”之稱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青稞、油菜花點綴在河穀農(nong) 田,正茁壯成長。日喀則市南木林縣農(nong) 民今年格外開心,因為(wei) 6月30日全麵投產(chan) 運行的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給他們(men) 帶來穩定、足量的灌溉用水。

  
這是6月30日拍攝的湘河水庫大壩下遊。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地處工程下遊的南木林縣達那鄉(xiang) 空朗村受益明顯。“去年開始,我們(men) 村澆地供水比前幾年變多了,水量也穩定,不用再擔心幹旱天氣導致青稞減產(chan) 了。”61歲的村民平措說。據承建方——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介紹,工程設計有8條灌溉水渠共83.42公裏,覆蓋下遊6個(ge) 鄉(xiang) 鎮。灌溉水渠自2021年底全線貫通後,效益逐步顯現。

  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西藏水利改革發展的重大項目。工程2019年開工,以灌溉、供水、改善保護區生態環境為(wei) 主,兼顧發電,水庫總庫容11340萬(wan) 立方米,總投資27億(yi) 多元。

  
這是6月30日拍攝的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下遊的農(nong) 田灌溉水渠。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這個(ge) 工程的首要作用就是灌溉,2020年2月工程截流後,我們(men) 搶抓工期,確保了2021年底灌渠全麵貫通供水。”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項目負責人梁爽說,“看著水庫源源不斷向下遊農(nong) 田供水,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我們(men) 在後續建設大壩和發電廠房過程中更有幹勁了。”

  在湘河下遊流域,夏風吹過山腳下綠油油的草坪,牛羊漫步其間。“以前這塊‘土石堆’撂荒地,種草也長不好,完全靠天看收成。2021年底灌渠修通後,去年春天有了穩定供水,我們(men) 緊接著平整出土地種了更多飼草。”南木林縣芒熱鄉(xiang) 石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歐珠說,村民每年要花很多錢從(cong) 從(cong) 外地購買(mai) 飼草,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的灌渠通水後,如今夏秋季節會(hui) 在草地上放牧,冬天來臨(lin) 前還能收割飼草存儲(chu) 起來冬天喂牛羊,他們(men) 村牲畜飼草有了保障,也節省了養(yang) 殖成本。

  
這是6月30日拍攝的湘河水庫大壩庫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鄧健 攝)

  “工程建設以來,我們(men) 克服了地質條件複雜、地基岩層鬆散等多重挑戰,與(yu) 參建各方共同攻克了高海拔、高地震烈度、超高邊坡、超深覆蓋層的‘三高一深’難題。”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西藏湘河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項目負責人梁爽說,施工期間也帶動了當地群眾(zhong) 增收。工程累計吸納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4844人,實現增收5268萬(wan) 元;同時租賃當地群眾(zhong) 機械設備565台,人均增收約7.7萬(wan) 元。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