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拉薩街頭,市民遊客時不時都會(hui) 看到有人在賣“妞瑪”。“這個(ge) 東(dong) 西是什麽(me) ?吃的嗎?”遊客陳先生問道。“這個(ge) 叫‘妞瑪’,你可以剝皮直接吃,很好吃的。”丹增一邊將“妞瑪”遞過去,一邊解釋道。
今年33歲的丹增是山南人,他告訴記者,“妞瑪”是自己和幾個(ge) 朋友從(cong) 拉薩附近村莊種植戶處收購,再拿來售賣。每日早上,丹增都會(hui) 將“妞瑪”挑選好,摘掉多餘(yu) 的綠葉,再將“妞瑪”整整齊齊地放進筐子裏,一斤“妞瑪”賣20元,他和朋友們(men) 一天能賣200多斤。
“妞瑪”漢語名為(wei) 芫根,又名蕪菁、蔓菁,外形酷似蘿卜,是本地人的“小水果”。“妞瑪”是高海拔地區特有的食、藥兩(liang) 用植物,具有味甘性溫、清熱解毒、治療隆病、潤肺止咳、滋補增氧、抗氧化、益氣、使人健壯、療黃疸、利小便、養(yang) 膽等功效。
“‘妞瑪’每年藏曆4月中旬成熟,雖然現在西藏食物種類特別豐(feng) 富,但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妞瑪’。這些‘妞瑪’都是我精心挑選的,並且為(wei) 了不壓秤,我還把大部分葉子都給摘掉了,所以賣得特別好。”丹增一邊給客人稱“妞瑪”一邊說。
“‘妞瑪’已經上市了呀?大哥給我來半斤。”一旁經過的市民阿旺紮西說。摘掉葉子、剝皮,阿旺紮西立即開吃。“這個(ge) 我們(men) 小時候一直當水果吃,我可喜歡吃了,葉子還能喂牲畜。”阿旺紮西說。
記者還了解到,“妞瑪”一年兩(liang) 熟,在拉薩市曲水縣一帶廣為(wei) 種植,成為(wei) 了提高當地群眾(zhong) 收入的一個(ge) 渠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