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喜馬拉雅紀行|他們站立在“生命禁區”

發布時間: 2023-07-16 08:42:00 來源: 新華社

  海拔5373米,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走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xiang) ,多邁幾步都會(hui) 讓記者感到頭暈腦脹、渾身乏力。在這個(ge) 名副其實的“生命禁區”裏,有一群人迎風屹立。

  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狂風卷挾著砂石,掀起陣陣塵煙。寒冷刺骨、泥雨不斷,很難想象這裏目前正是夏天。

  “與(yu) 其苦熬浪費生命,不如苦幹燃燒青春。”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這句“所訓”一直激勵著民警們(men) 。據教導員洛桑曲紮介紹,普瑪江塘艱苦的自然條件考驗著他們(men) 的身體(ti) ,民警們(men) 經常呼吸困難、睡不著覺。“但該做的工作我們(men) 一樣也沒有落下,還曾榮立集體(ti) 三等功一次,獲得了許多肯定。”洛桑曲紮說。


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在崗布冰川附近巡邏(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電話一響,全部緊張。”洛桑曲紮用這句話來形容他們(men) 的工作狀態。轄區治安、巡邊護邊、緊急救援……繁重複雜的工作任務填滿了他們(men) 的日程表。“經常忙工作,連和愛人吵架的時間都沒有了。”洛桑曲紮用開玩笑的口吻說。

  “群眾(zhong) 到哪裏,我們(men) 就到哪裏。”洛桑曲紮說,“有一次外出救援,我們(men) 沒日沒夜地搜尋了3天,期間餓了就吃泡麵,困了就睡羊圈,取暖靠燒牛糞。”

  惡劣的環境讓副所長張博林時常出現流鼻血、眩暈等狀況。他告訴記者:“家裏人也勸我放棄,可年輕的時候不在這裏堅守,難道要等到老的時候嗎?總需要有人常駐此地,我希望是我自己!”


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men) 在崗布冰川附近巡邏(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普瑪江塘鄉(xiang) 薩藏村村民索朗多吉經常和派出所民警們(men) 一起走在巡邊路上。距離普瑪江塘鄉(xiang) 數十公裏的崗布冰川,讓索朗多吉印象深刻:“冰川裂縫多、海拔高,必須用繩子把我們(men) 連在一起,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向前挪動,隨時都有滑落萬(wan) 丈深淵的危險。”

  走進索朗多吉的家中,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他和妻子開了一個(ge) 茶館,每月可增收近4000元。“這裏的條件確實十分艱苦,但我們(men) 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索朗多吉自信地說。

  清理積雪、轉場牲畜、購置農(nong) 具……普瑪江塘鄉(xiang) 副鄉(xiang) 長多吉平措與(yu) 鄉(xiang) 裏群眾(zhong) 一道,共同建設幸福家園。“我們(men) 的先輩和同事為(wei) 這裏付出了巨大心血,未來仍需要我們(men) 繼續前進,什麽(me) 困難也擊不垮我們(men) 。”他說。

  多吉平措2002年剛參加工作時就在普瑪江塘鄉(xiang) ,他說:“普瑪江塘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行政鄉(xiang) ,相比於(yu) 20多年前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房子越修越寬敞,網絡讓人們(men) 的生活更加便捷。”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普瑪江塘鄉(xiang) (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現在的普瑪江塘鄉(xiang) ,村村建起供氧站,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得到充分發展,“孔絲(si) ”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正在發揚光大。

  “我們(men) 不是沒有經曆過困難,可這些困難不能阻擋我們(men) 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多吉平措說。


傍晚,普瑪江塘鄉(xiang) 附近出現彩虹(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傍晚,一道絢爛的彩虹忽然橫亙(gen) 在距普瑪江塘鄉(xiang) 不遠的湖麵上,奪目的光彩引來眾(zhong) 人圍觀,歡聲笑語久久回蕩在普瑪江塘。

  夕陽如丹,牧歌悠揚。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又將回歸寧靜,準備迎接明日嶄新的一天。(記者劉文博、李華、陳尚才、孫非)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