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民營企業家馬文軍的“一碗麵”和“一片林”

發布時間: 2023-07-20 08:53: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西藏民營企業(ye) 家馬文軍(jun) 的“一碗麵”和“一片林”
圖為(wei) 馬文軍(jun) 。乃東(dong) 融媒供圖

  “以前去曲鬆收羊皮的時候,我騎著摩托車在大雪中摔倒受了傷(shang) 。麵對一個(ge) 素昧平生的人,附近的村民羅布群培把我背回了他的家,對我細致入微地照顧。”即使時隔多年,馬文軍(jun) 現在回想起來也仍感到溫暖。

  今年38歲的馬文軍(jun) ,是甘肅臨(lin) 夏回族人。2001年,他來到西藏打拚,由於(yu) 學曆不高,幹過很多體(ti) 力活。

圖為(wei) 位於(yu) 乃東(dong) 區雅魯藏布江河畔的“民族團結同心林”已初具雛形。 乃東(dong) 融媒供圖
圖為(wei) 位於(yu) 乃東(dong) 區雅魯藏布江河畔的“民族團結同心林”已初具雛形。乃東(dong) 融媒供圖

  2003年冬季,馬文軍(jun) 騎著摩托車隻身來到山南曲鬆縣羅布莎村二組收羊皮。雪深路滑,摩托車打滑側(ce) 翻,他狠狠摔在了地上。“腿受傷(shang) 無法動彈,褲子也被撕了個(ge) 大口。”就在他被疼痛、寒冷纏身之際,附近的村民羅布群培見狀跑來把他背回家,到家後的羅布群培拿出自己的新褲子給馬文軍(jun) 換上,並為(wei) 他煮了熱騰騰的藏雞蛋和一碗麵。馬文軍(jun) 回憶道:“那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一碗麵。”

  那天晚上,羅布群培專(zhuan) 門鋪上了幹淨的羊毛被供他休息。第二天清晨馬文軍(jun) 醒來之時,新毛巾、新洗臉盆便已經放在了房間門口……

  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熱情與(yu) 溫暖,馬文軍(jun) 在那之後便決(jue) 心留在了西藏。他一邊努力創業(ye) ,一邊認真學習(xi) 研究企業(ye) 管理、銷售運營管理、金融管理等相關(guan) 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2014年8月,馬文軍(jun) 終於(yu) 擁有了自己的公司。

  馬文軍(jun) 常說:山南就是他的第二故鄉(xiang) 。

  如今,馬文軍(jun) 所在的企業(ye) 年營業(ye) 額已達5000餘(yu) 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在經營中,馬文軍(jun) 本著“取之於(yu) 民,用之於(yu) 民”的宗旨,一直在教育扶持、扶貧捐助等領域,認真履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截至目前,他累計開展各類公益慈善活動30餘(yu) 次,公益捐贈金額達296萬(wan) 餘(yu) 元。

  次仁旺姆是乃東(dong) 區多頗章鄉(xiang) 嘎東(dong) 團結新村的患病村民,一直以來與(yu) 智力殘疾的母親(qin) 及年幼的女兒(er) 三人相依為(wei) 命,家庭條件十分困難。今年藏曆新年期間,馬文軍(jun) 得知次仁旺姆的情況後,當即以企業(ye) 名義(yi) 向次仁旺姆捐贈了50000元的醫療救助金。不僅(jin) 如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馬文軍(jun) 還持續關(guan) 注次仁旺姆的病情和治療進展。他說:“隻要我有能力,就一定盡最大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圖為(wei) “民族團結同心林”項目。 乃東(dong) 融媒供圖
圖為(wei) “民族團結同心林”項目。乃東(dong) 融媒供圖

  隨著西藏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2013年,馬文軍(jun) 瞄準了苗圃種植的商機。他拿出所有積蓄,並貸款30萬(wan) 轉行在紮囊縣辦起了苗圃基地。

  期間,他克服人手不足、資金困難的問題,在毫無種植經驗的情況下,一邊學習(xi) 鑽研,一邊身兼財務、司機、管理員等工作,讓苗圃種植慢慢有了起色。2015年,雅魯藏布江防護林建設工程推進力度持續加強,馬文軍(jun) 抓住機遇,積極參與(yu) 到生態建設工作中來。2017年,馬文軍(jun) 又向防沙治沙、園林建設方麵拓展業(ye) 務。

  植樹造林、防沙治沙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鼓了民眾(zhong) 腰包。據公司同事馬進忠介紹,自公司成立以來,通過項目建設,已帶動百姓增收5000餘(yu) 萬(wan) 元。

  多年來,“一碗麵”的情誼一直溫暖著馬文軍(jun) 。他說:“身處民族地區,要多做有利於(yu) 維護民族團結的事情。”這也是父輩對於(yu) 他的叮囑,而他這些年也是這樣做的。2022年,他獲得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dong) 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等獎項。

  2023年4月,馬文軍(jun) 所在的公司無償(chang) 捐資300萬(wan) 元,攜手乃東(dong) 區澤當街道辦及魯瓊社區分三年建設500畝(mu) “民族團結同心林”。馬文軍(jun) 和乃東(dong) 區各族幹部民眾(zhong) 在項目點種了100畝(mu) 樹苗,如今這片位於(yu) 乃東(dong) 區雅魯藏布江河畔的“同心林”已初具雛形。

  “推進‘民族團結同心林’建設是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和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生動實踐”,馬文軍(jun) 表示,“接下來,我們(men) 將紮實做好養(yang) 護管理工作,希望來年綠樹成蔭時,我們(men) 能夠相聚在此,共話民族團結之情,共享綠色生態之美”。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