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山下的格桑花

——西藏著力推動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範區工作日喀則調研行

發布時間: 2023-07-24 09:22: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邊境興(xing) 則邊民富,邊民富則邊防固。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下,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近年來,西藏堅持以解決(jue) 穩邊固邊急需、邊民群眾(zhong) 急盼為(wei) 切入點和突破口,深入實施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讓邊境群眾(zhong) 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愛國守邊的意識強起來。

  全區創建國家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示範區成效如何?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程度如何?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跟隨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調研組,來到日喀則市康馬縣、崗巴縣、定日縣、吉隆縣4個(ge) 縣走村入戶開展調研采訪。

  環境改善生活美

  調研組走進康馬縣少崗鄉(xiang) 朗巴村,這裏正實施衛生戶廁改造項目,處處是熱鬧的施工場麵。

  2019年以來,西藏堅持從(cong) 農(nong) 牧民實際需求出發,全麵推進城鄉(xiang) 廁所新建改建工作,整體(ti) 推進農(nong) 牧區“廁所革命”,改善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日喀則市累計改造農(nong) 牧區衛生戶廁10.47萬(wan) 戶,普及率75.31%。2023年,計劃實施衛生戶廁改造12078戶,目前完成7104戶,完成率達58.82%。

  調研組得知,朗巴村已經有111戶完成了戶廁改造。在村民倉(cang) 決(jue) 家,調研組查看了廁所改造使用情況。“我們(men) 家的廁所2020年就改造好了,廁所很幹淨,沒有味道,使用很方便。現在,村裏正實施基礎設施改造,要修下水道,要重新鋪路。過幾個(ge) 月,村裏的環境會(hui) 大變樣。”倉(cang) 決(jue) 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

  日喀則市大力實施農(nong) 村“廁所革命”是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其中一項工作,也是西藏邊境小康村建設的一個(ge) 縮影。

  為(wei) 改善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提高群眾(zhong) 生活水平,西藏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大力推進邊境小康村建設,不斷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建設學校、醫院、文化、體(ti) 育、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

  在吉隆縣吉隆鎮薩勒鄉(xiang) 卡幫村,調研組遇到了村民格桑。“你家有多少人?收入怎麽(me) 樣?用水、用電能保障嗎?戶廁改造後用得怎麽(me) 樣?”調研組詳細詢問後,到格桑家實地查看情況。“現在我們(men) 能喝上幹淨的水,全天24小時都有電,不用擔心水電問題。廁所改造後,用著十分幹淨、方便。”格桑說。

  截至2021年底,西藏624個(ge) 邊境小康村全部建成。這624個(ge) 邊境小康村,村莊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村民的生產(chan) 生活情況如何,調研組在日喀則的各個(ge) 調研點找到了答案。在西藏綿長的祖國邊境線上,一個(ge) 個(ge) 偏遠閉塞的鄉(xiang) 村麵貌煥然一新,邊境各族群眾(zhong) 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產(chan) 業(ye) 引領促增收

  崗巴羊的生長環境在海拔4000米以上,食天然牧草,飲雪山之水,是自治區優(you) 良畜種之一。如今,已經成為(wei) 帶動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的“領頭羊”。崗巴羊產(chan) 業(ye) 的發展以日喀則市崗巴縣為(wei) 核心,輻射帶動周邊縣區。

  吉汝村在崗巴縣崗巴鎮東(dong) 部,平均海拔5050米,開辦了“邊放牧、邊守邊”的同心固邊養(yang) 羊合作社,帶動群眾(zhong) 增收。

  “合作社現有1200隻崗巴羊,2022年給村民分紅39萬(wan) 元。現在,我們(men) 要逐步擴大養(yang) 殖規模,收入一定能再增加。”合作社理事長次旺頓珠介紹道。

  崗巴羊是日喀則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之一。在調研中,調研組發現,日喀則各邊境縣立足自身資源優(you) 勢,大力發展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走出了一條變資源優(you) 勢為(wei) 經濟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的致富之路。

  旦增歐珠是定日縣崗嘎鎮殘障人士民族手工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董事長,曾獲得“全國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等稱號。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實現穩定就業(ye) 是廣大殘疾人的迫切願望。在旦增歐珠的帶領下,合作社吸納116名困難群眾(zhong) 和殘疾人就業(ye) ,年收入達到900多萬(wan) 元。

  今年61歲的旺堆是定日縣拉布龍村村民。2019年,腿腳不便的他來到殘障人士民族手工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學習(xi) 新技能,開始了新生活。“我現在縫製的是定日縣各個(ge) 學校的冬季校服,每天忙碌而充實。如今掌握了增收技能,工作離家近,收入有保障,相信我的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

  吉隆縣吉隆鎮薩勒鄉(xiang) 卡幫村距邊境線0.9公裏,平均海拔3900米。調研組在卡幫村全麵了解駐村工作隊開展工作情況。“卡幫村的酥油遠近聞名,一斤能賣到80元,是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下一步,駐村工作隊要發展邊境特色產(chan) 業(ye) ,增加村民收入,著力改善人居環境,繪就幹淨整潔、生態宜居宜業(ye) 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村長羅布說。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關(guan) 鍵。在國家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示範區創建工作中,西藏邊境地區因地製宜推動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邊境群眾(zhong) 的增收致富渠道逐步拓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幸福日子越過越美好。

  旅遊興(xing) 村人氣旺

  康馬縣朗巴村有一座至今有600多年曆史的朗通莊園,如今成為(wei) 朗巴村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優(you) 勢資源。

  “朗通莊園既是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又是旅遊景區。今年6月,朗巴村鄉(xiang) 村建設項目完工,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大為(wei) 改善,為(wei)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夯實了基礎,也將進一步提升旅遊助力村民增收的能力。”康馬縣少崗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丹增阿旺告訴記者。

  這裏距離珠穆朗瑪峰僅(jin) 40多公裏,是通往珠穆朗瑪峰的必經之地,以前是有名的貧困鄉(xiang) 。如今,當地群眾(zhong) 依托地理位置優(you) 勢,大力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靠犛牛馱運和家庭旅館走上致富道路。

  多吉是珠峰牛頭家庭旅館的老板。“去年因為(wei) 疫情影響,旅館收入100多萬(wan) 元。今年遊客很多,我的三層旅館幾乎天天爆滿,有時遊客需提前預訂房間,預計能有300萬(wan) 元的收入。以前在家放牧,現在經營旅館,收入大幅增加,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給我們(men) 帶來了幸福生活。”多吉告訴記者。

  日喀則旅遊資源繁多,文化源遠流長,是西藏重要的旅遊目的地。近年來,日喀則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融合發展,著力推進生態遊、紅色遊、鄉(xiang) 村遊,助力當地群眾(zhong) 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吉普村離吉隆縣吉隆鎮三公裏,依托獨特的曆史文化和人文風光、鄉(xiang) 村風貌,群眾(zhong) “生態飯”越吃越香。調研組在吉普村走村入戶,了解旅遊帶動群眾(zhong) 增收等情況。

  吉普村39戶家庭中,有19戶開辦了民宿。民宿保持了統一的裝修風格,有觀景房、鄉(xiang) 村小院、星空房。“我的家庭旅館在吉普村村口,位置比較好。我還開了商店,賣各種飲料、煮土豆、雞蛋、酸奶等。今年到目前收入1萬(wan) 多元,預估全年能有4萬(wan) 多元收入。”洛桑談起自己的生意,很是開心。

  愛國愛家護邊疆

  在崗巴縣崗巴鎮吉汝村,調研組一行遇到了吉汝村民兵排排長嘎羅布。

  吉汝村距離邊境線不足5公裏,平均海拔5050米,年平均氣溫零下5攝氏度。在這樣一個(ge) 高寒缺氧的邊境小村,像嘎羅布一樣的邊境群眾(zhong)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邊防線上樹立起了一座座堅實的界碑。

  “沒有穩定的國,哪來穩定的家。”這是嘎羅布經常說的一句話;“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做一名忠誠的戍邊衛士。”這是嘎羅布寫(xie) 在筆記本上的決(jue) 心。

  對於(yu) 嘎羅布是如何“做一名忠誠的戍邊衛士”的,村民和一起巡邏的隊員如數家珍——

  嘎羅布身患疾病時,得知邊防部隊即將展開邊防管控專(zhuan) 項行動,立即拔掉針頭、脫下病服,說服家人,主動請纓趕赴一線。到達邊防管控行動任務點後,嘎羅布連續奮戰10餘(yu) 天,致使病情雪上加霜,暈倒在崗位上。醒來後,他的第一句話,卻是詢問情況有無變化,在場幾個(ge) 同事聽到後都眼含熱淚;

  兒(er) 子結婚時剛好趕上春節,親(qin) 朋好友都來幫忙籌備婚禮,唯獨不見嘎羅布的身影。原來,每逢節慶的日子,邊境巡邏便進入忙碌階段,此刻的嘎羅布正帶著隊員巡走在邊境一線。“沒有邊境的安寧,就沒有安穩的生活。把邊防守住了,孩子的婚禮就能更熱鬧!”麵對親(qin) 友的不解,嘎羅布這樣解釋;

  正在巡邏時,嘎羅布突發胃病,陣陣絞痛疼得他滿頭大汗,同行的隊員多次勸他回家休息,他卻隨手抓起一把雪塞進嘴裏,停歇了片刻,緩過神來說,“好多了。”然後揚了揚手,“你們(men) 沒有我熟悉路線,走吧!”大家知道他性格執拗,既心疼又敬佩;

  嘎羅布雖然文化水平低,卻一筆一畫寫(xie) 下了數十萬(wan) 字的筆記,每天按時閱讀。為(wei) 了提高學習(xi) 效率,他將邊防政策法規編成順口溜、製成小冊(ce) 子,方便大家隨時念、揣著學、帶著悟。休息之餘(yu) ,嘎羅布走村串戶摸清底數,分析研判固守邊防形勢,先後提出了民兵信息員隊伍建設、民兵信息員獎懲製度等建議百餘(yu) 條;

  ……

  百尺雪山百尺難,一寸國土一寸心。嘎羅布30多年如一日巡邏在邊防線上,默默守護著祖國的邊疆,先後被授予“維穩控邊先進個(ge) 人”“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個(ge) 人”“神聖國土守護者 幸福家園建設者”突出貢獻獎、“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這是一種愛國的守望;“我為(wei) 祖國守邊疆”,這是一種護邊的擔當。在綿延幾千公裏的邊境線上,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放牧守邊、安居樂(le) 業(ye) ,在邊境線上形成了“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產(chan) 是執勤、放牧是巡邏、處處有防範”的安全屏障。

  一路走來,調研組在日喀則市4個(ge) 縣12個(ge) 村的30戶人家感受到,各族人民始終銘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治邊穩藏的重要論述,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爭(zheng)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在祖國西南邊陲形成了一道道興(xing) 邊富民的亮麗(li) 風景線。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