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實踐

發布時間: 2023-07-24 09:28: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配圖:日喀則年楚河濕地。(資料圖片) 記者 格桑吉美 攝

  入夏,棕頭鷗、斑頭雁、赤麻鴨、黑頸鶴、普通球沙鴨、燕鷗、鹮嘴鷸等候鳥,陸續飛抵藏北草原,開始新一輪的繁衍生息。

  西藏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擁有幾乎所有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

  對於(yu) 青藏高原的生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牽掛在心。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西藏時強調:“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切實保護好地球第三極生態。”

  放眼今天的西藏,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如火如荼,高寒高海拔樹種落戶那曲,白唇鹿現身拉薩河畔,藏羚羊在唐古拉山遷徙穿梭……這片高天淨土,依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建設國家公園,築牢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

  2022年底,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遴選出49個(ge) 國家公園候選區(包括5個(ge) 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西藏羌塘、珠穆朗瑪峰等6個(ge) 區域納入國家公園空間布局。

  近年來,西藏不斷加大國家公園建設力度,建立起與(yu) 國家林草局協調推進的工作機製,成立了自治區領導掛帥的國家公園示範區領導小組,持續推進國家公園建設。

  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副局長宗嘎告訴記者,西藏將生態係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跡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全部納入國家公園布局方案,這對築牢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保護我國乃至亞(ya) 洲甚至世界生態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宗嘎介紹,正在創建中的羌塘國家公園是國家生態安全體(ti) 係框架中青藏高原生態屏障的主體(ti) ,麵積約29.8萬(wan) 平方公裏,涉及那曲、阿裏兩(liang) 個(ge) 區域的6個(ge) 縣,擁有世界上麵積最大的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保育地,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藏羚羊遷徙繁殖種群,在保護高原凍土、保持水土、保育生物多樣性等方麵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正在創建的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麵積達到3.37萬(wan) 平方公裏,涉及日喀則市4個(ge) 縣,分布著以珠穆朗瑪峰為(wei) 代表的世界極高山群,是全球冰川積雪最集中的分布地區之一,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尺度垂直植被帶譜,孕育了豐(feng) 富和特殊的物種,被譽為(wei) 喜馬拉雅山地珍稀瀕危特有物種基因庫。

  目前,按照西藏建立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實施方案要求,羌塘、珠穆朗瑪峰、岡(gang) 仁波齊—瑪旁雍措、雅魯藏布大峽穀、高黎貢山、三江源等均已納入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或已獲正式批準設立,西藏將成為(wei) 全國國家公園數量最多、麵積最大且占國土麵積比例最高的省區。

  嗬護一方淨土,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最美“綠衣”

  多年來,西藏“一方淨土”的名聲在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西藏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you) 勢、最亮麗(li) 的名片。近年來,西藏不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囑托,將嗬護“淨土”的舉(ju) 措一再“升級”——

  全區各地紮實推進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工程,為(wei) 具備條件的荒山荒原披上綠裝,讓良好生態成為(wei) 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亮麗(li) 的發展底色。

  今年一開春,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開啟新一輪建設熱潮。承載著“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的美好願景,無數建設者扛起鐵鍬上山造林。

  南北山綠化是拉薩重要的生態工程,在涵養(yang) 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釋氧、淨化空氣等方麵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也讓市民群眾(zhong) 享受到生態改善帶來的宜居生活。

  在麵積35萬(wan) 多平方公裏的那曲市,受海拔高、凍土層深、冬季風大、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裏樹種生長期短、樹苗難以紮根,大部分區域樹木難以成活。

  近年來,西藏會(hui) 同科技部在那曲組織實施城鎮植樹關(guan) 鍵技術研發與(yu) 綠化模式示範項目,由龍頭企業(ye) 聯合多家科研單位開展攻關(guan) ,成功選育出青海雲(yun) 杉、祁連圓柏、高山柳等8個(ge) 高原高寒樹種,累計栽植40多萬(wan) 株,存活30多萬(wan) 株。

  據介紹,2023年,西藏計劃完成營造林120萬(wan) 畝(mu) 以上,修複治理退化草原500萬(wan) 畝(mu) 以上。同時,進一步補齊基層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紮實推進拉薩、日喀則、山南“無廢城市”建設。

  7月18日,西藏首個(ge) 林草碳匯項目在拉薩成功交易,交易碳匯量為(wei) 5萬(wan) 噸、交易金額130萬(wan) 元。自治區林草局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局長吳維表示,西藏首單林草碳匯項目的成功交易,是西藏林草生態價(jia) 值轉換的重要嚐試,是引導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要探索,更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的重大實踐。

  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綠色,是西藏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在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係列舉(ju) 措下,西藏的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推動美麗(li) 西藏建設,生態“紅利”惠萬(wan) 家

  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全區50%的國土麵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草原植被蓋度和森林覆蓋率“雙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雙減少”,空氣、水、土壤質量保持全國領先,一大批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成為(wei) 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和受益者。

  從(cong) 一名普通農(nong) 民到擔任家鄉(xiang) 的苗圃管理員,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村村民次仁擁宗對家鄉(xiang) 環境變化帶來的好處深有體(ti) 會(hui) 。她說:“村裏讓我擔任苗圃管理員,給苗木澆水、修剪。看著自己照顧的苗木一天天長大變綠,我充滿了成就感。”

  “這幾年,縣裏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you) 勢,積極打造特色旅遊產(chan) 業(ye) ,開設農(nong) 家樂(le) ,村裏環境越來越宜居,我們(men) 的錢袋子也跟著越來越鼓了。”對良好生態帶來的“紅利”,次仁擁宗如數家珍。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李桑在“2023·www.easyfundingllc.com發展論壇”上表示,“在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成績的同時,還要不斷建設國家生態富民先行地,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富民,把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作為(wei)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推動鄉(xiang) 村生態振興(xing) ,建設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切實增強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繪邊關文明畫卷 建邊疆一流海關

    近年來,日喀則海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建+業務+文化建設的形式,強力推進文明單位創建係列活動,使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素養顯著提升,海關工作得到長足發展。 [詳細]
  • 繪就村美人和共富新畫卷

    青山碧水映藍天,雪山草地牛羊跑。如今,行走在拉薩的各鄉村,一幅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畫卷正徐徐鋪展。  [詳細]
  • 碧水藍天綠滿城 書寫生態新畫卷

    六月的高原大地,夏意正濃。漫步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區,推窗見綠、出門遇園、凝眸是景,斑斕的夏意充盈著每一位市民的生活。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