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情注雅江。隨著第六批湖北赴藏救治大骨節病活動的結束,西藏自治區也取得了大骨節病應治盡治、願治盡治的階段性成果。2019年以來,在湖北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協會(hui) 的組織下,來自湖北多家醫院的骨科專(zhuan) 家攜手接力,先後分六批次免費為(wei) 111名藏族同胞完成手術救治。湖北醫療專(zhuan) 家組用愛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讓原本“寸步難行”的患者及其家庭走向新生,更推動了西藏自治區大骨節病防治的進程。
6月25日,山南市人民醫院為(wei) 湖北醫療團隊送行。組圖均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龔聯康 攝
一台手術90分鍾,一天最多做5台
換上白大褂,到病房回訪,叮囑注意事項。查房結束,一行人又來到值班室會(hui) 診,討論手術方案……6月下旬,來自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第四醫院等醫院的骨科專(zhuan) 家踏上高原,來到山南市人民醫院。高原缺氧的環境,讓很多人都難以適應。
“一台手術90分鍾,一天最多要做5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和隊友輪換著吸氧。”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邱波說,醫療隊開展手術的區縣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左右,這些地方大氣稀薄、氣候幹燥,十分考驗醫生的身體(ti) 素質。
此外,相對落後的醫療條件和群眾(zhong) 保守的治療觀念也增加了診療難度。武漢協和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田洪濤說,很多願意接受手術的患者,病情多已發展到了中後期,膝關(guan) 節嚴(yan) 重變形,加之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給手術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雖明知困難重重,醫生們(men) 仍然積極投身到救治活動中。邱波此輪赴藏途中父親(qin) 去世,返回安頓好後事,又匆匆趕到山南救治一線;武漢協和醫院骨科林輝博士出發前膝關(guan) 節受傷(shang) ,戴著護具也要申請參與(yu) 到管護和手術中……
6月23日,邱波(左一)與(yu) 山南當地醫生為(wei) 患者會(hui) 診。
每個(ge) 獲救的患者身後,都有一個(ge) 被改變的家庭
“感謝湖北的醫生,我的腿恢複得很好,做夢也沒想到還能重新站起來。”見到前來回訪的湖北專(zhuan) 家,年過六旬的達娃多典擼起褲管,興(xing) 奮地屈伸著康複的腿。
山南居民達娃多典和老伴曾患大骨節病,一度喪(sang) 失勞動能力。2021年,在湖北援藏協會(hui) 的幫助下,達娃多典和老伴成功進行了手術。如今,達娃多典和老伴已能重新下地勞作。
6月25日,在山南舉(ju) 行的骨科直通車活動。
“大骨節病是西藏一種常見的地方病,患者肢體(ti) 行動受限,甚至還會(hui) 致殘,嚴(yan) 重影響了他們(men) 的正常生活,是當地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退休前長期從(cong) 事援藏工作,現任湖北建藏援藏協會(hui) 會(hui) 長的譚徽在對大骨節病的危害感受深刻。
與(yu) 達娃多典類似,在西藏山南、昌都等地,2019年以來累計有111名患者通過手術重獲新生。他們(men) 中大多數人來自偏遠農(nong) 村,且年事已高,手術的成功不僅(jin) 為(wei) 他們(men) 解除了身體(ti) 上的病痛,也大大減輕了其家庭的負擔。
“這裏的患者大多是家中的主要勞動力,每個(ge) 獲救的患者身後,都有一個(ge) 被改變的家庭。”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關(guan) 節與(yu) 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譚楊說。
6月21日,邱波、譚楊、曹輝等專(zhuan) 家為(wei) 患者手術。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醫療隊
6月下旬,一場名為(wei) 骨科直通車的研討會(hui) 在山南市人民醫院進行,來自湖北和山南本地的醫護通過線上線下發言的方式,交流當前西藏大骨節病的防治進展。
“過去幾年,這樣正式和非正式的研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武漢市第四醫院副院長王俊文表示,近年來,醫療隊一方麵著力幫助當地培訓手術力量,另一方麵還協助當地做好患者的術後健康管理,意在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醫療隊。
6月21日,王俊文、李燁等專(zhuan) 家為(wei) 術後患者檢查。
“湖北專(zhuan) 家對我們(men) 的幫助特別大,他們(men) 不僅(jin) 幫患者做了手術,還為(wei) 我們(men) 完善了學科建設。”提到湖北醫療隊,山南市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次仁倫(lun) 珠滿是感激。他說,湖北專(zhuan) 家編製的《西藏自治區大骨節病手術治療規範》,為(wei) 自治區大骨節病手術治療提供了操作規範。
“所有康複的患者都是鮮活的案例,他們(men) 會(hui) 啟發更多目前還不願手術的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終有一天大骨節病會(hui) 從(cong) 高原消失。”山南市衛健委副主任張晨展望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