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盛夏,西藏迎來望果節,多地開展慶祝豐(feng) 收活動。
青稞有著約3500年種植曆史,曆史長河中,生長於(yu) 這片土地的人們(men) 用虔誠的方式祈福慶祝大地的豐(feng) 收。身著盛裝、煨桑、轉田、唱歌、跳舞、賽馬等,是西藏農(nong) 區慶祝望果節最傳(chuan) 統、最隆重的方式。
望果節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2014年,入選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藏語“望”意為(wei) “田地”,“果”為(wei) “轉圓圈”,望果節即圍繞田野歌舞慶祝豐(feng) 收。
達孜區是緊鄰拉薩市區,這裏也陸續開展了望果節慶祝活動。在隆重的民俗文化啟動儀(yi) 式上,抱石頭、拔河、賽馬等相繼上演。隨著啟動儀(yi) 式,達孜區各地將陸續舉(ju) 辦望果節,慶祝活動將持續至8月中旬。
達孜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牛拉毛措說,達孜區青稞種植麵積達到2.74萬(wan) 畝(mu) ,隨著現代化農(nong) 業(ye) 發展,達孜區還打造了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等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還通過“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旅遊”融合發展模式,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持續推動農(nong) 民增收。
旺堆是拉薩市曲水縣曲水鎮村民,家裏有20多畝(mu) 地,基本種青稞,還有少量的小麥、土豆。他說,家裏種了“藏青2000”青稞新品,增收不少,還有不到1個(ge) 月青稞將成熟,希望今年豐(feng) 收。
日喀則市被稱為(wei) “西藏糧倉(cang) ”,青稞種植占西藏的一半以上,連日來,各縣迎來望果節。亞(ya) 東(dong) 縣是西藏的邊境縣,青稞種植麵積3918畝(mu) ,不及日喀則市其他青稞種植大縣區,這裏也在慶祝著望果節。當地農(nong) 牧民身著節日盛裝,按照傳(chuan) 統習(xi) 俗進行轉田、煨桑等慶祝儀(yi) 式,村文藝演出隊和表演了藏戲、鍋莊等傳(chuan) 統舞蹈。
日喀則市的薩迦縣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旺姆介紹,目前,全縣青稞種植麵積達到8.64萬(wan) 畝(mu) ,其中推廣種植了高產(chan) 的“喜馬拉22號”“藏青3000”,與(yu) 過去相比,新品青稞每畝(mu) 增產(chan) 約150斤(1斤為(wei) 500克)。除了青稞,薩迦縣油菜種植1.8萬(wan) 畝(mu) ,青貯飼草達到5.04萬(wan) 畝(mu) 。
她還說,全縣機械化種植大大提高,現在很多農(nong) 牧民加入托管農(nong) 田,勞動力得到解放,可以外出務工增加收入,無勞動力的農(nong) 牧民也可以借助托管減輕作業(ye) 負擔。當然,托管農(nong) 田很大程度上解決(jue) 了青稞收割半機械化效率低的問題。另外,今年以來,薩迦縣農(nong) 牧民獲得化肥補貼共1427噸。
當下,西藏農(nong) 業(ye) 機械化普及率不斷提升,但在這片土地上,祖祖輩輩的高原人民依舊用最傳(chuan) 統的方式慶祝著豐(feng) 收,慶祝著大地的饋贈。
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數據顯示,今年,全區糧食播種麵積289萬(wan) 畝(mu) ,比2022年增加0.1萬(wan) 畝(mu) ,比中央下達糧食生產(chan) 目標任務280.8萬(wan) 畝(mu) 多8.2萬(wan) 畝(mu) ,其中青稞播種麵積225萬(wan) 畝(mu) ,比2022年增加3.76萬(wan) 畝(mu)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