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讓群眾收獲滿滿幸福感 西藏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成果豐碩

發布時間: 2023-08-02 09:19: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廣場舞展演、唐卡繪製培訓、麵具製作技藝展……5月22日,2023年西藏公共文化館服務宣傳(chuan) 周活動在羅布林卡啟動,向前來參觀的群眾(zhong) 和遊客,展示了西藏豐(feng) 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

  近年來,西藏各級文化部門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著力提升全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民群眾(zhong)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公共文化陣地實現全覆蓋

  6月17日,第三期“閱讀馬拉鬆”第2站活動在自治區圖書(shu) 館書(shu) 香閣拉開帷幕。來自社會(hui) 各界的30名參賽選手來到“閱讀馬拉鬆”活動現場。

  選手們(men) 在館員精心選取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長安的荔枝》《齋蘇府秘聞》《乞丐囝仔》4本比賽用書(shu) 的閱讀中,展開了一場閱讀達人的角逐。

  作為(wei) 公共文化服務場館的重要陣地,目前,自治區圖書(shu) 館年均接待讀者15萬(wan) 人次;年均開展“西圖講壇”“西圖推薦”“西圖之旅”“阿佳講故事”等各類閱讀相關(guan) 活動150餘(yu) 場次;將閱讀推廣服務延伸至學校、社區、寺院等,並相繼在這些點建立了分館及服務點。自治區圖書(shu) 館建有西藏公共文化雲(yun) 平台等,其西藏數字文化網年均訪問量達150萬(wan) 人次。此外,相關(guan) 移動終端實現了文化訊息查詢、書(shu) 目檢索、數字資源等公益便民服務。

  近年來,西藏公共文化服務製度不斷健全,設施設備不斷完善,文化產(chan) 品和活動不斷豐(feng) 富。

  截至目前,西藏文化陣地實現了區、地、縣、鄉(xiang) 、村5級服務網絡全覆蓋,服務方式實現了“陣地服務+數字服務+流動服務”3級模式,服務效能和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服務人次逐年增加。

  截至2022年底,西藏共有6272個(ge) 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基本建成覆蓋全區各級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實現各市地有圖書(shu) 館、群藝館和博物館,74個(ge) 縣區有綜合文化活動中心,692個(ge) 鄉(xiang) 鎮有文化站,5492個(ge) 村有文化活動室或農(nong) 家書(shu) 屋、文化廣場。

  基層公共文化隊伍不斷壯大

  每逢拉薩雪頓節、“3·28”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解放紀念日等重大節慶日,拉薩市娘熱鄉(xiang) 民間藝術團的成員們(men) 總是忙得不亦樂(le) 乎。

  有40餘(yu) 年發展曆程的娘熱鄉(xiang) 民間藝術團,除滿足群眾(zhong) 日常文化生活需要,每年還承擔自治區、拉薩市組織的各種大型演出任務。

  每場演出,藝術團成員們(men) 不僅(jin) 要精心準備“拿手”的傳(chuan) 統藏戲,還要將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之“嘎爾魯”“囊瑪”“堆諧”等節目一一呈現給觀眾(zhong) ,向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展示西藏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讓更多人在享受休閑生活之餘(yu) ,親(qin) 身感受傳(chuan) 統民族文化的強大魅力。

  據了解,成立於(yu) 上世紀70年代的娘熱鄉(xiang) 民間藝術團,在數十年的艱辛發展和薪火相傳(chuan) 的曆史使命中,早已從(cong) 西藏上百個(ge) 民間劇團中脫穎而出,成為(wei) 全區唯一一個(ge) 能夠完整表演傳(chuan) 統“八大藏戲”的民間藝術團體(ti) 。

  近年來,為(wei) 更好傳(chuan) 播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娘熱鄉(xiang) 民間藝術團還製作了“八大藏戲”舞台劇和傳(chuan) 統劇的光碟,讓廣大喜愛藏戲的觀眾(zhong) 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觀看整套“八大藏戲”。通過線上線下疊加的合力,傳(chuan) 播藏戲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傳(chuan) 播西藏文化。

  數據表明,到2022年底,西藏已成立縣(區)藝術團76支,演職人員達1900餘(yu) 人;新組建了村級演出隊5492支,參與(yu) 演出群眾(zhong) 達10萬(wan) 餘(yu) 人;活躍在基層田間地頭的文化專(zhuan) 幹達3400餘(yu) 人。

  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裏”

  近年來,得益於(yu) 國家對公共文化製度體(ti) 係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相繼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規,完善政策體(ti) 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全區文化部門圍繞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裏”,著力把基層文化建設重心從(cong) 解決(jue) “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向解決(jue) “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轉變。林芝市、山南市、拉薩市、日喀則市分批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區,那曲市班戈縣“鄉(xiang) 音鄉(xiang) 情—牧區流動文化服務機製”、阿裏地區噶爾縣“縣(區)藝術團建設 ”等7個(ge) 項目列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示範項目創建內(nei) 容。

  西藏先後創建14個(ge)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命名89個(ge) “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分別投入200萬(wan) 元、80萬(wan) 元實施全區100個(ge) 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建設和高海拔、邊境地區行政村文化活動室提檔升級,進一步建強基層文化陣地。

  近年來,全區各級文藝機構,緊緊圍繞爭(zheng) 當“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四講四愛、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重大部署,先後創作推出各類優(you) 秀劇(節)目1000餘(yu) 個(ge) 。

  自治區、市地、縣區文藝團體(ti) 公益性下鄉(xiang) 演出每年達5500場次。實現了所有鄉(xiang) 鎮每年能夠觀看一場縣級以上文藝院團演出。

  目前,全區範圍培育和打造形成了拉薩雪頓節、日喀則珠峰旅遊文化節、山南雅礱文化節、林芝桃花節、昌都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那曲賽馬節、阿裏象雄文化旅遊節等90餘(yu) 個(ge) 群眾(zhong) 性、常態化的品牌文化活動。

  優(you) 質文化資源下沉

  為(wei) 豐(feng) 富基層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近年來,西藏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數字平台建設,通過“雲(yun) 端”公共文化資源服務推送模式,助力文化惠民。

  目前,已建成西藏公共文化雲(yun) 、西藏數字文化網、西藏自治區群眾(zhong) 藝術館官網,山南市、拉薩市、日喀則市、阿裏地區數字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平台。

  同時,建設了《西藏藏戲資源專(zhuan) 題庫》《西藏民間舞蹈》《格薩爾史詩多媒體(ti) 資源庫》《藏醫藥文化多媒體(ti) 資源庫》《十八軍(jun) 進藏口述史》《藏族傳(chuan) 統手工技藝之唐卡多媒體(ti) 資源庫》《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鬆村》等地方特色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外購資源2950餘(yu) 部,少數民族語言譯製資源達4169小時,手機可訪問資源期刊3600種,各族群眾(zhong) 利用手機、網絡可訪問的文化資源更加豐(feng) 富、更為(wei) 便捷。

  此外,自2020年起,西藏開啟“美麗(li) 西藏 可愛家鄉(xiang) ”優(you) 秀文化產(chan) 品鄉(xiang) 村供給工程,將每年收集、整理、創作一批宣傳(chuan) 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黨(dang) 的富民利民惠民政策、科技法律衛生知識等內(nei) 容的歌曲、舞蹈、相聲小品、藏戲折嘎等係列文化產(chan) 品,提供給行政村文藝演出隊編排演出。

  自治區文化廳公共服務處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西藏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不斷完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服務隊伍不斷壯大、群眾(zhong) 文化生活更加豐(feng) 富,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果,為(wei)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全麵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基本文化權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