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昌都考古調查乃普石窟 尚屬西藏迄今唯一功能明確靈塔窟

發布時間: 2023-08-04 08:52: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3日從(cong)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獲悉,由多家單位組成的聯合考古調查隊對昌都境內(nei) 乃普石窟進行深度考古,通過調查與(yu) 西藏現存相關(guan) 佛教遺存的比較,該石窟為(wei) 西藏迄今唯一一座功能比較明確的靈塔窟,其壁畫再次見證了元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間的關(guan) 係。


圖為(wei) 7月30日拍攝的乃普石窟內(nei) 部。(昌都市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該所所長紮西旺加介紹,乃普石窟發現於(yu) 2022年,並在2022年、2023年進行了三次考古調查。近日,由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昌都市文物保護研究所、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民族學與(yu) 人類學研究所、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和考古文博學院合作,對該石窟進行了聯合考古調查,並取得了較為(wei) 重要的收獲。

  乃普石窟位於(yu) 昌都市卡若區境內(nei) ,海拔約3800米,石窟坐北朝南,係對天然石窟改建而成,年代較早,保存也較為(wei) 完整。其空間較大,平麵略呈方形,建築由四壁、穹窿頂和窟內(nei) 一座高大的塔組成,四壁和穹窿頂壁麵均繪有壁畫。

  此次調查主要對石窟和塔建築的結構、平麵、立麵進行了初步測量,並對塔與(yu) 石窟的關(guan) 係,石窟的功能和分區,壁畫的分布、題材、風格和年代進行了初步研究,同時對窟內(nei) 遺留的經書(shu) 殘卷、擦擦和構件進行了初步調查和整理。

  據悉,窟內(nei) 壁畫主要表現四臂觀音、釋迦牟尼佛、上師像、千佛、佛傳(chuan) 故事和護法神、團窠動物、植物和吉祥紋樣等豐(feng) 富題材。壁畫呈現出比較顯著的藏傳(chuan) 波羅風格,初步推測繪製於(yu) 公元14世紀中葉左右,尚不排除公元13世紀中後葉的可能性。壁畫與(yu) 元代西藏薩迦至大都官方驛站中在八宿、類烏(wu) 齊、察雅、青海囊謙以及玉樹沿線發現的壁畫風格基本一致。調查隊從(cong) 壁畫草泥地仗中提取了測年樣本,將對壁畫年代進一步精確修正。

  此外,窟內(nei) 遺留的擦擦為(wei) 新製,木構件年代不早,但經書(shu) 殘卷為(wei) 公元13世紀至1997年間不同時代的遺存。

  紮西旺加表示,該石窟尤其是窟頂龍、鳳紋樣的發現,再次見證了元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間的關(guan) 係,漢藏等各民族以驛站為(wei) 紐帶展開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具有重要的曆史、藝術和學術價(jia) 值。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務實舉措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自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藏自治區文物局將主題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確保學在日常、抓在經常,切實做到“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多措並舉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詳細]
  • 西藏自治區文物係統文博業務培訓班舉辦

    為切實提高西藏文博係統專業人才隊伍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近日,全區文物係統文博業務培訓班在拉薩舉辦,為期5天,來自自治區文物局直屬各單位、各市地文物部門、拉薩海關的45名學員參訓。  [詳細]
  • 2023年度拉頗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啟動

    拉頗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是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的《西藏考古工作規劃(2021-2035年)》重點項目之一,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傾多鎮巴康村巴妥卡組,地處波得藏布左岸二級階地後緣,海拔約2800米。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