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三代”袁浩傑從(cong) 小就生活在西藏,受祖輩、父輩的影響,立誌成為(wei) 一名軍(jun) 人、一名守護祖國的戍邊人。這既是家人的期望,也是他的向往,更是跨越時代,走近爺爺和父親(qin) 的一種方式。
從(cong) 警十一年來,袁浩傑始終堅守在雪域高原最艱苦偏遠的邊境一線,“踮起腳尖”讓青春閃耀奮鬥光輝,折射出戍邊人為(wei) 了祖國邊境安全穩定而無私奉獻的光芒。
圖為(wei) 袁浩傑與(yu) 戰友在海拔5373米的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巡邏。山南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袁浩傑曾經工作的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駐地海拔5373米,是全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空氣中含氧量隻有內(nei) 地的30%,被視為(wei) “生命的禁區”。
在這裏,袁浩傑和同事們(men) 不僅(jin) 為(wei) 轄區困難民眾(zhong) 做了很多好事實事,還多次在海拔6000多米的崗布冰川救援被困遊客。
圖為(wei) 袁浩傑帶隊巡邏。山南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2021年6月,袁浩傑因工作調動任玉麥邊境派出所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所長。
這裏地處邊境,地理環境較為(wei) 特殊,為(wei) 使群眾(zhong) 抵邊居住、守土衛疆的底氣更足,袁浩傑根據邊境形勢,提出了軍(jun) 警民協同的“漸進式”管控模式,打造“五員”隊伍,建立三方聯合管控機製,常態化組織開展軍(jun) 警民“重走巡邊路”“巡邊路上掛國旗、寫(xie) 中國”等特色活動,開創了軍(jun) 警地齊心協力強邊固防新格局。
2023年6月1日,袁浩傑牽頭搭建的“愛心捐贈平台”在玉麥鄉(xiang) 小學啟動。一份跨域2512公裏的愛心包裹,首批30套定製校服穿在了孩子們(men) 身上。
11年的基層實踐,袁浩傑總結出了許多結合基層實際的工作方法。通過內(nei) 抓隊伍基礎,外強治理效能,積極探索新形勢、新變化、新挑戰下的邊境管控格局,創新提出“民族+”軍(jun) 警地共建機製、“一對一”幫扶機製、“提包警務”機製等10項舉(ju) 措,總結提煉“12345”工作法,打造“841”勤務模式,推行“一鍵報警”係統,搭建“愛心捐贈平台”。
圖為(wei) 袁浩傑帶隊開展邊境巡邏。山南邊境管理支隊供圖
他所任職的玉麥邊境派出所於(yu) 2022年5月獲評全國第二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袁浩傑被共青團中央評為(wei) 第21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稱號,被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評為(wei) “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被西藏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評為(wei) “邊境管理先進個(ge) 人”,榮立個(ge) 人三等功3次。
“在這片神聖國土上守邊戍邊,自己的青春能和‘家國’聯係在一起,這是我最大的榮幸。”袁浩傑用自己的愛守護民眾(zhong) 、守護家園、守護祖國,詮釋著新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和擔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