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歲的古桑德吉一家三口從(cong) 錯那市曲卓木鄉(xiang) 搬到錯那市浪坡鄉(xiang) 肖村兩(liang) 年了。最近,她和丈夫正忙著新房的二次裝修。
肖村,是新時代發展起來的邊境村,2021年,古桑德吉一家自願搬遷到此。包括古桑德吉家在內(nei) ,村裏的一排排獨棟藏式兩(liang) 層樓房,緊挨公路兩(liang) 側(ce) ,整齊劃一,靜臥在一片蔥綠之中。
走進古桑德吉的家,丈夫正和雇來的幫手剪裁木板,堆放在旁邊的裝修材料有半人高。這座正在裝修的兩(liang) 層小樓除了客廳、廚衛、陽台,還有3個(ge) 單獨的房間。如今,像這樣“高大上”的民居,在藏南邊寨卻是“標配”。
“國家有專(zhuan) 門的補貼,我們(men) 這個(ge) 戶型屬於(yu) 3人標準房。”古桑德吉學曆不高,但對興(xing) 邊富民政策心中有數,“免費醫保、邊民補助、配套產(chan) 業(ye) 等政策一戶不漏地都給我們(men) 落實了,在這裏安家我們(men) 心裏有底!”
“房子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為(wei) 何兩(liang) 年了還在裝修?”
麵對記者的疑問,古桑德吉的話語中充滿了喜悅。“以前,我們(men) 在原來的村裏生活條件相對一般,搬到肖村後,有了國家的好政策,自己再努努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對居住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說話間,古桑德吉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繼續擦拭著剛裝好的櫥櫃。
在一旁打下手的平措,和古桑德吉是同一批搬遷戶。他接過話茬告訴記者:“村裏現在進行二次裝修的可不止一家。鄉(xiang) 親(qin) 們(men) 在肖村安家落戶幾年了,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都想把家裝得更美觀、更舒適!”
平措今年29歲,木工活兒(er) 、室內(nei) 彩繪、機械操作樣樣拿手,平日裏還身兼護邊員一職。說起肖村的好,他讚不絕口。“肖村綠水青山、氣候宜人,現在又有強邊興(xing) 邊富民政策,隻要肯幹收入就不會(hui) 差,這樣的新生活比當初想象的還要好。”言語間,平措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走出古桑德吉家,公路邊茶館、商店一應俱全,村裏的巷道內(nei) ,老人悠閑地聊著天,孩子們(men) 在盡情嬉戲,周邊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預示著這個(ge) 村未來可期。
截至目前,山南市已完成96個(ge) 邊境小康村規劃,環境宜居、設施健全、收入可觀……讓祖國最西南的邊境群眾(zhong) 對“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體(ti) 會(hui) 越發深厚。守護邊疆、建設家園,邊境群眾(zhong) 追逐幸福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堅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