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今年以來西藏共發布氣象風險預警190次

發布時間: 2023-08-23 09:13:00 來源: 西藏商報

  近期,西藏多地時常出現暴雨、大風等天氣,內(nei) 澇、泥石流等情況也時有發生。那麽(me) ,西藏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地質災害表現在哪些方麵?今年,西藏又有哪些舉(ju) 措來防禦地質災害?在汛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對此,記者采訪了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徐建,為(wei) 大家一一解答。

  今年汛期預計9月底結束

  根據《西藏自治區2023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結合氣象部門天氣預報,西藏2023年汛期從(cong) 5月開始,預計9月底結束。徐建介紹,“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強降雨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高發期,也是西藏地質災害的重點防範期。”

  西藏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地質災害?徐建介紹,西藏地域廣,地貌多樣,地質環境複雜,地質構造活動強烈,地質災害發育,具有“點多麵廣、成災快、危害大、防治難度大”等特點。其中,藏東(dong) 南三江流域、雅魯藏布江流域、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及地震易發和影響等構造侵蝕強烈地區是西藏地質災害主要集中發育區。

  “另外,川藏鐵路、拉林鐵路、318國道、219國道等重要幹線,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中下遊水電開發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及礦山開采區等,人類工程活動引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可能性較大,交通、水利、住建等部門應高度重視。”徐建說。

  提前部署做好防範工作

  2023年,西藏有哪些舉(ju) 措來防禦地質災害?徐建介紹,為(wei) 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西藏采取一係列措施來防範汛期帶來的地質災害。汛期來臨(lin) 前,西藏全麵部署了2023年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工作、重要區域、關(guan) 鍵領域和重點時段;聯合氣象部門開展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工作,提前做好防範工作;建立汛期地質災害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製度,第一時間做好信息報送和臨(lin) 災避險應急處置工作;持續開展白格滑坡和色東(dong) 普溝泥石流等重大地質災害的風險研判和專(zhuan) 業(ye) 監測預警工作;通過實施普適型監測手段對1000餘(yu) 處隱患點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一旦發生險情,通過多種方式及時通知當地群眾(zhong) 立即撤離,實現了“人防+技防”雙管控。

  2023年的舉(ju) 措與(yu) 往年有何不同?徐建說,今年汛期,西藏降水量與(yu) 往年同期相比明顯偏多,特別是藏東(dong) 南地區。入汛以來,西藏啟動了西藏東(dong) 南部地區地質災害防禦Ⅲ級響應1次、Ⅳ級響應2次,提前部署做好防範工作。建立聯動機製,組建地質災害機動防禦專(zhuan) 家組提前進駐地質災害高發區,對重點地質災害、重要交通幹線、重要基礎設施、山區農(nong) 村等重點部位進行了巡排查和指導工作。

  持續推進綜合防治體(ti) 係

  徐建表示,2023年以來,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持續推進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ti) 係建設項目,完成了320處地質災害普適型監測設備安裝及並網運行,進一步織密“人防+技防”的監測預警網,提升了預警預報能力。同時,開展了8處1:1萬(wan) 重點場鎮精細化調查、10個(ge) 縣域遙感早期識別和現場驗證項目工作,為(wei) 指導重點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區劃、隱患點精準管控、國土空間規劃提供有力依據。實施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治理17處,避險搬遷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群眾(zhong) 55戶275人。開展了昌都市江達縣金沙江白格滑坡應急專(zhuan) 業(ye) 監測預警項目,對白格滑坡的險情進行了有效的應對和處置工作,提升了白格滑坡風險預警和研判的能力。

  同時,2023年以來,全區共發布氣象風險預警190次,共派出專(zhuan) 家組或技術組1099人次,巡查、排查14079點次,應急處置地質災害險情和隱患162處,為(wei) 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和指導。

  在汛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徐建提醒:地質災害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息息相關(guan) ,需要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和配合。特別是在強降雨時段、區域,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要加強安全防範,做好臨(lin) 災避險,密切關(guan) 注氣象信息並遠離溝道、高陡邊坡、陡崖地帶。

(責編: 李雅妮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