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立項批準,中國經濟時報社與(yu)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等單位合作開展的“古象雄文化遺產(chan) 調查及搶救性保護研究項目”日前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舉(ju) 行開題會(hui)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作家協會(hui) 、國家圖書(shu) 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央民族大學、外象雄中心孜珠寺及古象雄大藏經譯經院等機構的權威專(zhuan) 家學者圍繞“古象雄文化遺產(chan) 調查及搶救性保護研究”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古象雄文化遺產(chan) 調查及搶救性保護研究項目”是繼2022年10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yu) 研究”結項後,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參與(yu) 對古象雄文獻、文物遺跡進行再一次重新發現,深度挖掘古籍的文物和文獻價(jia) 值,采取原生性保護與(yu) 再生性保護同步進行、課題研究與(yu) 成果轉化相結合,創造性地開展古籍的傳(chuan) 承與(yu) 傳(chuan) 播、保護與(yu) 保存的文化價(jia) 值體(ti) 係建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餘(yu) 斌就古籍的搶救性保護麵臨(lin) 的緊迫性、文化安全、文化主權的重要性、古籍文物與(yu) 文獻價(jia) 值體(ti) 係建設上給予了具體(ti) 指導及專(zhuan) 業(ye) 建議。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白庚勝就古象雄文化遺產(chan) 的政策實施表示:民族融合及國家利益需要進行重要體(ti) 現,古象雄文明關(guan) 係多個(ge) 民族文化往來,外象雄在國內(nei) 孜珠山、而裏象雄在國外值得重點關(guan) 注,對象雄時期疆域概念和民族交融的深入研究值得期待。
課題項目總顧問丁真俄色表示:孜珠寺作為(wei) 外象雄中心所具有的特殊文化使命、翻譯經典隻是第一步,古象雄大藏經會(hui) 繼續破譯雪域高原塵封的曆史,持續翻譯整理工作,作為(wei) 全息科學版本今後與(yu) 經典有關(guan) 的各項子課題、子項目和影像,文物文獻,乃至古象雄文字、語言、天文學,醫學、工巧等領域的研究是對中國及世界文化史的一大貢獻,會(hui) 對國家、民族和社會(hui) 真正產(chan) 生作用。
特邀課題項目首席專(zhuan) 家、藏學學者、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原院長才讓太作開題報告。他認為(wei) ,象雄文化是在中國境內(nei) 發源和發展起來的本土文化傳(chuan) 統,其中《大藏經》是其集大成者,孜珠寺作為(wei) 外象雄中心,其位置重要和影響深遠。近二十年來,在青藏高原南部邊緣的不丹和尼泊爾,東(dong) 部邊緣的中國境內(nei) 甘青川東(dong) 部地區,發現了大量年代早,內(nei) 容豐(feng) 富的民間藏文手抄本文獻,這些文獻是對本土傳(chuan) 統的忠實記載,具有很高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亟須得到保護、搜集、整理和出版以及建立數據庫。
此次國家課題項目的主要合作方國家圖書(shu) 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經過前期的多次座談、赴孜珠山考察等充分調查研究,開題儀(yi) 式上就調研成果及古象雄大藏經的保護與(yu) 利用進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進行了充分計劃和介紹,在開題儀(yi) 式上首次提出建立譯經標準化,此項工作由古象雄大藏經譯經院院長龍都堪布和首席譯師卡納爾教授、劉海剛教授在孜珠寺作為(wei)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橫向聯合發起方支持推動下,多年來突破眾(zhong) 多困難正逐步完成。子課題負責人馬靖凱專(zhuan) 家和昌都利美藏醫院平措繞吉院長就象雄醫經古為(wei) 今用的價(jia) 值研究及應用做了重點匯報。值得一提的是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四部醫典的源頭為(wei) 象雄醫經,按照古籍記載及全部翻譯完成的文獻已經證明沿用至今的四部醫典為(wei) 古象雄時期傳(chuan) 承至今一直沿用的藏醫藥體(ti) 係的源頭活水,作為(wei) 課題項目中“古象雄文化遺產(chan) 古為(wei) 今用成果轉化與(yu) 應用”子課題進行價(jia) 值體(ti) 係建設的保護與(yu) 利用。
通過本次課題儀(yi) 式成功召開,今後古象雄大藏經譯經院已完成的部分譯經成果將逐步通過國家古籍保護中心正式公布,經過十多年的時間進行唯一和首次譯經標準化的建立,對國內(nei) 外及社會(hui) 各界研究和了解古象雄文化形成一個(ge) 權威可信的窗口和傳(chuan) 播渠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