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拉薩市大佛島的護岸生態袋鋪設工作完成,標誌著拉薩河穀(堆龍以西)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全麵完工。
圖為(wei) 建成後的河岸。中國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供圖
據了解,自今年1月起拉薩河穀(堆龍以西)的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正式動工,通過采取采砂降灘、護灘固州的方式,實現以水治沙、防沙止漠。在7月底,主體(ti) 工程全麵完工,有效避免了汛期帶來的施工壓力,確保了該工程不降質量、不誤工期。
“項目完成後,能夠有效保護整個(ge) 大佛島不受拉薩河季節性遊蕩的侵蝕,減少水土流失、降低飛沙揚塵。作為(wei) 拉薩市‘百裏生態綠廊’的試點建設項目,起到了先行先試、引領示範作用。”項目負責人王贇介紹。
圖為(wei) 工人們(men) 對生態袋進行養(yang) 護。中國水電基礎局西藏分公司供圖
在該項目開啟之前,拉薩河城區段已建成5座閘壩,城區內(nei) 河道幹淨整潔,兩(liang) 岸綠樹成蔭,生態環境得到大幅改善。但是,沿著拉薩河往西河段,依舊存在河勢多變、局部水流衝(chong) 刷作用劇烈、洲灘裸露等問題。為(wei) 了和上遊城區段已建成的閘壩生態蓄水工程形成集中連片整治效應,該項目的實施迫在眉睫。
“拉薩河作為(wei) 雅魯藏布江最大的支流、拉薩市的‘母親(qin) 河’,要再接再厲,嚴(yan) 把工程質量關(guan) 、生態治理關(guan) 、河道保護關(guan) ,把試點打造成樣板,為(wei) 後續全流域生態治理提供經驗示範。”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次仁平措在調研該項目時強調。
據悉,該工程的成功實施,使大佛島沙化問題得到有力遏製,約8000畝(mu) 閑置土地資源成為(wei) 拉薩市未來綠色空間拓展、生態格局優(you) 化的重要基礎。現如今,護岸的生態草籽長勢良好,河中小島上,吸引了多種野鴨棲息,工程凸顯生態效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