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xiang) 錯高村位於(yu) 巴鬆錯景區盡頭,村落完整保留了半木半石以及全石結構的藏式傳(chuan) 統民居,村子裏的民居建造就地取用當地木材、石材,采用榫卯結構,不用一釘一鋸,並且幾乎都擁有百年甚至數百年以上的曆史。
近年來,為(wei) 進一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著力開發和保護古村落,村民搬遷至與(yu) 古村落一路之隔的新村居,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錯高村走出了一條舊貌換新顏的路子。
8月的錯高村已有幾許涼意,站在村口放眼望去,經年的木屋與(yu) 石屋錯落有致,曲折的小巷在院牆之間婉轉逶迤,悠閑的駿馬與(yu) 犛牛漫步濕地,背倚雄奇陡峻的雪山,麵朝溫潤如碧的湖水。錯高村安然鑲嵌在雪山綠水之間,續寫(xie) 著村莊古老的曆史。
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洛桑曲培的帶領下,記者走進錯高村曆史最悠久的民居。作為(wei) 全村最古老的房子,這棟白色的磚木結構二層民居已有450年的曆史,屋子內(nei) 處處布滿歲月的痕跡。
“錯高村是唯一完整地保留了工布地區傳(chuan) 統村落布局、民居建築風格、習(xi) 俗、文化的村落。2014年,錯高村被選入中國曆史文化名村名錄,這也是西藏首批入選中國曆史文化名村的村落。”洛桑曲培自豪地說。
為(wei) 保護古村落,錯高村組建了一支“黨(dang) 員文物保護隊”,這支“黨(dang) 員文物保護隊”充分發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以黨(dang) 的建設助推古村落保護工作。
“‘黨(dang) 員文物保護隊’實行黨(dang) 員責任崗,每名黨(dang) 員負責3棟古村落建築。保護隊全體(ti) 成員每天上午要對自己負責的房屋、院落進行清掃整理,堅持‘一天一小掃、一周一大掃’,確保古村落環境衛生幹淨整潔;對自己負責的房屋、院落進行經常性巡邏排查並做好台賬登記,杜絕古村落內(nei) 亂(luan) 搭、亂(luan) 建、亂(luan) 拆現象發生;對於(yu) 房屋破損的部分,一經發現,立即進行可行性修繕,確保房屋、院落圍牆、大門風貌的完整性。”洛桑曲培說。
同時,為(wei) 利用錯高村傳(chuan) 統文化、自然資源等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實現群眾(zhong) 增收致富,2018年,國家投入9200萬(wan) 餘(yu) 元實施錯高村整村搬遷項目。
整村搬遷項目建設了57戶農(nong) 村居民住宅,進行了道路硬化、給排水、亮化、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村民們(men) 在2019年初相繼搬入新房,既保護了完整的古村落,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條件。
在新村居裏,一簇簇鮮花綻放牆頭,一茬茬綠植點綴庭院,傳(chuan) 統工布特色裝修與(yu) 現代化電器合理搭配在每個(ge) 房間,村民索朗次家中的小院景致令人賞心悅目。“我們(men) 村靠近著名的巴鬆錯景區,以前大家守著這個(ge) ‘聚寶盆’卻不知道怎麽(me) 利用,這幾年,我們(men) 村建設得特別好,很多村民都開始利用自家庭院成立民族風情旅館,向旅客銷售藏裝、藏飾、藏式食品,表演藏族歌曲、舞蹈等。傳(chuan) 統文化現在在我們(men) 村發光發熱,成為(wei) 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去年,我家的民族風情家庭旅館收入有近2萬(wan) 元。”索朗次說。
在錯高村,不少村民開設家庭旅館、商店,利用古村落發展旅遊,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百年古村落正煥然新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