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茶措村集體經濟讓群眾錢包“鼓”起來

牧區改革顯成效

發布時間: 2023-09-10 09:24:00 來源: 西藏日報

  麻米鄉(xiang) 茶措村位於(yu) 阿裏地區改則縣南部,2016年,茶措村整合白絨山羊基地、村茶館、村商店、施工隊、人工種草等5個(ge) 零散合作組織,成立茶措村扶貧集體(ti) 經濟合作社,積極構建現代新型牧業(ye) 經營體(ti) 係,不斷加快轉變現代牧業(ye) 發展方式,促進牧區改革各項工作推進有力、成效顯著。截至2022年,合作社實現年收入465萬(wan) 元,人均分紅達到6748.9元。

  “411”改革模式成效明顯

  牧戶收入穩步提升

  茶措村距離麻米鄉(xiang) 縣城80公裏,隨著車子翻越過一個(ge) 個(ge) 山頭,終於(yu) 來到藏在峽穀裏的麻米鄉(xiang) 茶措村。麻米鄉(xiang) 農(nong) 牧綜合服務中心初級幹部西熱它益介紹,茶措村是麻米鄉(xiang) 人口最多的一個(ge) 村,也是唯一一個(ge) 實行“411”(即四個(ge) 統一、四個(ge) 扶持、一個(ge) 確保)牧區改革模式的行政村。“‘四個(ge) 統一’是指牲畜統一放牧、草場統一管理、任務統一安排、合作社統一運作;‘四個(ge) 扶持’是指扶持孤寡老人、扶持大學生、扶持殘疾人、扶持脫貧鞏固戶;‘一個(ge) 確保’是指確保共同富裕。”西熱它益說,“通過實行‘411’牧區改革模式,2018年4月茶措村牧區改革工作榮獲‘麻米鄉(xiang) 牧區改革一等獎’‘改則縣牧區改革二等獎’,2021年2月茶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平措旺堆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獎’。”

  記者了解到,茶措村積極構建現代新型牧業(ye) 經營體(ti) 係,成立茶措村牧區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牧區改革的組織領導和製度保障,為(wei) 牧區改革大背景下村扶貧集體(ti) 經濟的不斷壯大和升級換代奠定堅實的工作基礎。2018年7月,合作社入股牧戶達149戶689人,村集體(ti) 經濟合作社可支配資金額度已達300萬(wan) 元。截至2022年,麻米鄉(xiang) 牲畜出欄率達24.2%,合作社實現年收入465萬(wan) 元,人均分紅達到6748.9元。

  建立健全管理製度

  家門口實現就業(ye) 增收

  自2018年6月《茶措村2018年牧區改革方案》得到89%的家庭戶主的同意,扶貧集體(ti) 經濟合作社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後,茶措村集體(ti) 合作社先後編譯了《合作社章程》《入股製度》《財務管理製度》《計分製度》《分紅製度》等各項管理製度,建立健全管人、管事、管財、管物的規範化製度,並重新修訂《改則縣麻米鄉(xiang) 茶措村扶貧集體(ti) 經濟合作社章程》,使得合作社業(ye) 務範圍更加廣泛,群眾(zhong) 增收渠道不斷拓寬。

  記者了解到,合作社還對入社人員進行分類,對擁有勞動力的群眾(zhong) ,結合經濟合作社經營範圍內(nei) 科學、合理地統一安排工作。目前,從(cong) 事人工種草2人、蔬菜種植4人、茶館經營3人、經營商店3人、建築施工27人,牧業(ye) 工作150人。“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解決(jue) 了就業(ye) 問題,收入也有所增加,未來的日子就更有奔頭。”西熱它益說。

  “積分製”多勞多得

  激發群眾(zhong) 勞動積極性

  “我們(men) 家有6口人,雖然隻有三個(ge) 在勞動,但分紅按人數計算,就算剛出生的嬰兒(er) 也能分到錢,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村民格桑多傑說。據了解,合作社成立前,格桑多傑一家年收入約兩(liang) 萬(wan) 多,合作社成立後,去年全家分成收入九萬(wan) 多,增加近4倍。

  記者了解到,根據合作社的分紅製度,5%用於(yu) 分紅脫貧戶、學生、殘疾人、老年人,2.5%用於(yu) 分紅入股人員,77.5%用於(yu) 投勞分紅,13.5%至14%用於(yu) 合作社周轉資金,1%至1.5%用於(yu) 合作社工作人員工資。全村無論老幼,人人戶戶都能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巨大經濟成果和實惠。西熱它益介紹,積分製度多勞多得,大家通過工作獲得高積分,工作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2022年,茶措村最高積分為(wei) 7083分,分紅13.95萬(wan) 元。

  如今,茶措村已不再是當年的貧困村,村民的生產(chan) 生活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一步,茶措村將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采取更有力措施,把全麵共同富裕工作抓緊抓實,給黨(dang) 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