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高原,山川如畫。
在這美好的時節,西藏各學校迎來了開學季。學生們(men) 帶著新的期待和夢想,昂首闊步走進學校,迎接新學期,校園也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西藏藏醫藥大學:
喜迎莘莘學子
9月4日,來自祖國各地的學子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yu) 向往,來到西藏藏醫藥大學,開啟豐(feng) 富多彩的大學生活。
一大早,老師和誌願者從(cong) 老校區出發,來到新校區,認真布置迎新現場。
上午9點30分,新生入學手續辦理工作正式開始。為(wei) 簡化報到流程,保證學生高效快速完成入學手續,學工處聯合各係部設置了“一站式”報到處。
據了解,新生報到期間,校學生會(hui) 、校社團聯合會(hui) 成員和各係部學生幹部擔當起迎新誌願者,他們(men) 向新生介紹手續辦理流程,引導其完成注冊(ce) 、審核、繳費、物品領取等報到手續,確保迎新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展現了西藏藏醫藥大學學生“服務師生,奉獻他人”的優(you) 良風采。
據統計,2023年度西藏藏醫藥大學從(cong) 青海、四川、甘肅、河南、西藏等5個(ge) 省(區),共招收學生547人,其中本科467人、專(zhuan) 科80人,共有543名學生完成報到手續,本次迎新工作基本完成。之後,學工處將繼續開展新生就業(ye) 政策、獎助學金政策講解等入學教育活動。
此外,為(wei) 緩解新生及家長路途上的疲勞,學校還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精彩的民族舞、現代舞、獨唱等表演開始了。歌聲、舞蹈伴著歡笑聲,給新生和家長們(men) 帶來了快樂(le) 和感動。
林芝八一鎮小學:
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
9月4日上午,林芝市巴宜區八一鎮小學舉(ju) 行升旗儀(yi) 式。校儀(yi) 仗隊的學生們(men) 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緩緩走出,伴隨著《義(yi) 勇軍(jun) 進行曲》,五星紅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
“國旗升起的時候,我流下了眼淚。我們(men) 少年是祖國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請黨(dang) 放心,強國有我!”現場參與(yu) 升旗儀(yi) 式活動的學生代表卓嘎激動地說。
這隻是八一鎮小學把愛國主義(yi) 教育融入學校育人全過程的一個(ge) 縮影。
八一鎮小學注重在實踐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還通過“第二課堂”、文藝演出、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學習(xi) 祖國的曆史和文化,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學校還通過開展傳(chuan) 統文化教育、藝術教育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和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努力打造“詩香校園”,以“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為(wei) 載體(ti) ,結合早誦、晚讀開展中華經典詩詞文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素養(yang) 。在語文、道德與(yu) 法治等課程中,教師結合教材內(nei) 容,適當引入民族傳(chuan) 統文化元素,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傳(chuan) 統文化。同時,為(wei) 進一步促進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學校還邀請巴宜區文化局非遺辦貢布紮念傳(chuan) 承人到學校授課,組織學生參與(yu) 各類非遺文化演出,讓學生感受和傳(chuan) 承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精髓。
昌都市各學校:
營造向上向善氛圍
自開學以來,昌都市各學校陸續開展各類思想教育活動,在廣大青少年中營造了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的濃厚氛圍。
觀看宣傳(chuan) 片,學身邊榜樣,做時代新人。8月10日晚8點,左貢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師生收看了西藏衛視頻道播出的由自治區文明辦、區教育廳等五部門聯合舉(ju) 辦的2023年度西藏自治區“新時代好少年”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全縣5000餘(yu) 名師生通過電視、網絡、手機等多種方式觀看活動現場實況。
8月14日開學第一天,左貢縣各學校還召開了“新時代好少年”學習(xi) 交流主題班會(hui) 。大家認真觀看、相互交流、感觸頗深,紛紛表示,了解了“新時代好少年”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ti) 會(hui) 到了“新時代好少年”的內(nei) 涵。要向“新時代好少年”學習(xi) ,從(cong) 自己做起,從(cong) 身邊做起,從(cong) 日常小事做起,把爭(zheng) 做“新時代好少年”落實到學習(xi) 生活之中。
穿過昌都市區沿214國道大約14公裏,昌都市第二高級中學就坐落於(yu) 此。學校政治教研組長楊培生正在為(wei) 高二14班的學生們(men) 上暑假回校後的第十二次思想教育課。
作為(wei) 一名思政教師,楊培生會(hui) 自覺將思想教育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與(yu) 此同時,他會(hui) 按照教學安排,利用每周的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讀本宣講課,對所帶班級學生進行一次專(zhuan) 門的思想教育。
“現階段的青少年極易受到網絡上各種消極、不健康的思想觀點影響,通過課堂教學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是最基本的,此外,多讓說和做相結合,才能進一步提高思想教育的實效。”楊培生語重心長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