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一年秋分時,碩果累累的田野,早已奏響豐(feng) 收的樂(le) 章。9月23日,西藏各地隆重舉(ju) 辦慶祝“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主題活動,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身著盛裝,載歌載舞,共同歡慶“豐(feng) 收節”。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慶豐(feng) 收、成果展示曬豐(feng) 收、全民參與(yu) 享豐(feng) 收、展示展銷助豐(feng) 收……23日,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圍繞“慶豐(feng) 收、促和美”主題開展了一係列活動,林芝藏香豬、茶葉、辣椒、瓜果等特色產(chan) 品紛紛亮相,周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身著節日盛裝紛至遝來。
“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好日子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的好政策,也是我們(men) 自己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的。”嘎拉村村民尼瑪多吉感慨道,“現在我們(men) 有桃花源景區發展旅遊,還有自己的采摘園,種植青稞、冬季油菜、藍莓、草莓等,旅遊產(chan) 業(ye) 鏈條得到延伸,大家都吃上了生態飯、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我們(men) 現在的幸福生活,要感謝黨(dang) 、感謝祖國。”
青山綠水、樹茂村幽。嘎拉村通過打造“桃花村”品牌,農(nong) 旅結合,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5萬(wan) 元。如今,嘎拉村以“整村推進村景合一”思路,繼續用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23日上午,拉薩市達孜區唐嘎鄉(xiang) 唐嘎村處處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農(nong) 牧民們(men) 身著節日盛裝,早早地來到會(hui) 場,等待著節目的開始。活動在達孜區文工團帶來的藏戲《紮西雪巴》中拉開帷幕,隨後《卡魯》《男孩》《薩迦酒歌》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充分展現了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化魅力及新時代農(nong) 牧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贏得了台下觀眾(zhong) 的熱烈掌聲。
達孜區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站站長紮西頓珠介紹:“今天是第六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在這個(ge) 喜悅的日子裏,我們(men) 舉(ju) 辦了一係列活動,包括普法宣傳(chuan) 、農(nong) 牧民故事分享、文藝匯演、農(nong) 牧業(ye) 科技宣傳(chuan) 、特色農(nong) 畜產(chan) 品展銷、趣味民俗體(ti) 育等,希望展銷會(hui) 推廣出西藏特色產(chan) 品,提高產(chan) 品知名度,為(wei) 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帶來更好的收益,生活越來越美好。”
“今天是我們(men) 農(nong) 民的豐(feng) 收節,區裏安排了歌舞表演、小品和農(nong) 產(chan) 品展銷等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感謝黨(dang) 和國家給予我們(men) 的幸福生活。”達孜區唐嘎鄉(xiang) 唐嘎村村民旺傑說。
達孜區活動現場設有30餘(yu) 個(ge) 臨(lin) 時攤位,邀請當地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和農(nong) 牧業(ye) 企業(ye) 代表,通過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手工藝品展銷,充分展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展現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及當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變化及取得的成就。
在現場,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給售出的蔬菜水果打包。“我們(men) 今天帶來的農(nong) 產(chan) 品有青椒、玉米、西紅柿、香辣椒和西瓜,價(jia) 格都是3元/斤,共有4000斤,現在都已經賣完了,銷售額有12萬(wan) 元。而且我們(men) 每周都會(hui) 開直播在線上售賣,歡迎大家前來選購。”西藏金麥穗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次仁曲珍說。
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副廳長林木介紹,近年來,全區各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持續抓好“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全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牢牢穩住了“三農(nong) ”基本盤,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農(nong) 牧民家家有餘(yu) 糧;蔬菜產(chan) 量屢創新高,人民群眾(zhong) 菜籃子更加豐(feng) 富;肉奶產(chan) 量實現曆史性突破,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國前列。
堆龍德慶區舉(ju) 行“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宣傳(chuan) 日活動
麥浪金波萬(wan) 裏綿,豐(feng) 登五穀話豐(feng) 年。在第六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之際,9月23日,2023年堆龍德慶區宇妥文化旅遊演出季·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暨糌粑文化宣傳(chuan) 日活動在拉薩舉(ju) 辦。
當天,隨著藏戲舞蹈《吉祥的溫巴》演出,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據介紹,此次活動共分為(wei) “青稞滿倉(cang) 豐(feng) 收的喜悅”“穩產(chan) 增收 希望的田野”“富裕富足 金秋的邀約”三個(ge) 篇章,《紮西秀》《剛巴拉姆》《吉祥的日子》等精彩的節目讓現場觀眾(zhong) 一飽眼福。活動還結合民族團結、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糌粑文化等主題進行了互動問答,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堆龍的發展真的是日新月異。你看,現在我們(men) 的青稞品種很多,糌粑種類也很豐(feng) 富,這些都是我們(men) 生活蒸蒸日上的表現。”堆龍市民紮西次仁笑著對記者說道。
據悉,本次活動緊緊圍繞“慶豐(feng) 收 促和美 品糌粑 促團結”主題,聚焦“農(nong) 業(ye) +文旅”創新發展思路,以“拉薩‘西’引力 堆龍消費季·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暨糌粑文化宣傳(chuan) 日”消費券活動為(wei) 加持,共計投入價(jia) 值20萬(wan) 元的消費券,組織23家特色產(chan) 品進行展銷。糌粑的品種豐(feng) 富,製作過程更是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參與(yu) 。活動還將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古榮糌粑製作技藝、“一元遊堆龍”旅遊活動等內(nei) 容向市民、遊客進行推廣,並簽訂了文旅產(chan) 業(ye) 項目招商引資協議。
堆龍德慶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羅布珠紮說:“通過文藝演出搭載文旅推介,特色產(chan) 品展銷搭載糌粑文化體(ti) 驗,與(yu) 廣大群眾(zhong) 一同尋豐(feng) 收色彩、話豐(feng) 收故事、看豐(feng) 收表情、聽豐(feng) 收聲音,營造了城鄉(xiang) 共同慶祝共享豐(feng) 收的濃厚氛圍,同時,帶動農(nong) 牧民就業(ye) 增收注入強勁活力,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作為(wei) 堆龍德慶區農(nong) 副特色產(chan) 品之一的古榮糌粑,始終保留著最為(wei) 古老的水磨技藝,配合其優(you) 質的青稞作物成就了其細膩、香甜、嫩滑的口感,因此享有“糧中之糧”的美譽,被列為(wei) 國家地理標誌產(chan) 品,其世代相傳(chuan) 的水磨加工工藝被列為(wei) 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近年來,堆龍德慶區錨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總體(ti) 目標,堅持加強新時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不斷推動以“古榮糌粑”等為(wei) 代表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促進農(nong) 村宜居宜業(ye) 、帶動農(nong) 民致富增收。
堆龍德慶區副區長達瓦次仁表示,“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既是農(nong) 民的節日,也是豐(feng) 收的盛會(hui) 。下一步,堆龍德慶區政府將乘勝而勢,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聚力發展“三農(nong) ”事業(ye) ,攜手共建。強村富民的美麗(li) 鄉(xiang) 村,進一步推進農(nong) 旅融合、文旅融合,進一步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努力將豐(feng) 收的碩果轉化成農(nong) 民群眾(zhong) 實實在在的收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