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講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故事

——訪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金果·次仁平措

發布時間: 2023-09-26 09:26:00 來源: 西藏日報

  “《格薩爾》是一部藏族人民集體(ti) 創作的英雄史詩,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稱之為(wei) ‘震撼人心的偉(wei) 大史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wei)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當之無愧的代表。加強《格薩爾》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和發展,對於(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具有重要意義(yi) 。”近日,在首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論壇現場,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西藏自治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中心主任金果·次仁平措在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時說道。

  金果·次仁平措表示,《格薩爾》史詩體(ti) 現了人們(men) 反對侵略、保衛家鄉(xiang) 、反對分裂、希望統一的美好願望,蘊含著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和諧、和平的追求。它是在古代藏族傳(chuan) 說、故事、歌謠等豐(feng) 厚的民間文學基礎上產(chan) 生和發展起來,又在長期的社會(hui) 實踐中不斷豐(feng) 富,其誕生和發展曆程體(ti) 現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過去,《格薩爾》史詩主要以民間藝人的口頭說唱和文本形式保存、傳(chuan) 承。如今,《格薩爾》史詩則通過藏戲、歌舞等藝術形式展現出來,擴大了傳(chuan) 承的空間。

  那麽(me) ,《格薩爾》是如何傳(chuan) 承和保護的呢?

  金果·次仁平措表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格薩爾》文化的搶救保護工作,20世紀80年代初成立了自治區《格薩爾》搶救辦公室(後改為(wei) 《格薩爾》研究中心),作為(wei) 西藏首個(ge) 專(zhuan) 門從(cong) 事《格薩爾》史詩搶救研究工作的辦事機構。長期以來,該機構協同其他機構開展了大量傳(chuan) 承保護《格薩爾》史詩的工作,在藝人普查、說唱錄音與(yu) 整理、版本收集與(yu) 搶救、史詩數字資源庫建設等方麵取得了可喜成績。

  金果·次仁平措說:“自治區社科院錄音整理和編輯出版了《格薩爾藝人桑珠說唱本》叢(cong) 書(shu) ,共計45部48冊(ce) 52.5萬(wan) 多詩行,填補了迄今國際國內(nei) 還沒有一套藝人個(ge) 體(ti) 說唱比較完整的《格薩爾王傳(chuan) 》的曆史空白,創造了世界史詩領域藝人個(ge) 體(ti) 說唱史詩最長記錄。”

  專(zhuan) 訪最後,金果·次仁平措告訴記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wei) 條件。’下一步,我們(men) 要把開展《格薩爾》有關(guan) 工作放在中華文化敘事模式和交流傳(chuan) 播的整體(ti) 格局中,放在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視野中,把政府的主導作用、民間的積極參與(yu) 和學界的智力支持有效融合,借鑒和總結有益經驗,做到集思廣益、多措並舉(ju) 、綜合發力,充分挖掘好、闡釋好、展示好史詩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使《格薩爾》史詩及其文化,在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