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林芝市墨脫縣城出發,沿著迂回曲折的盤山公路,在高山峽穀與(yu) 青翠密林間穿梭一個(ge) 多小時,墨脫縣格當鄉(xiang) 一棟棟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樓房躍然眼前……
曾經,格當鄉(xiang) 深居大山密林,土地少且交通不便,村民們(men) 大多靠種水稻和玉米為(wei) 生,收入單一。“沒有通到大山外麵的路,村裏的特產(chan) 賣不出去,很多都爛在了地裏,大家也就沒想著發展什麽(me) 產(chan) 業(ye) 。”不少村民回憶道。
“2013年,墨脫結束了不通公路的曆史,也改變了格當村的生活。”格當鄉(xiang) 尼日卡林下資源合作社負責人貢秋次仁感慨不已。
路通了,琳琅滿目的商品、高端時尚的家電搭乘貨車,從(cong) 大山外進入墨脫,走進千家萬(wan) 戶。一棟棟用茅草作頂、木板作牆的門巴族吊腳樓逐漸被民族特色濃鬱的磚瓦新居取代。曾經聞名高原的墨脫背夫和馬幫,就此投身於(yu) 新職業(ye) ,成了溫室大棚種植者、民宿經營者、貨運司機、快遞小哥……
當然,格當鄉(xiang) 也不例外。
天剛蒙蒙亮,格當鄉(xiang) 尼日卡林下資源合作社的黑色反光膜大棚內(nei) ,到處是群眾(zhong) 采摘的忙碌身影。“羊肚菌采摘和運輸都得搶時間,色澤好、香味濃、品相好,才能賣上好價(jia) 錢。”村民嘎瑪吉美鉗住羊肚菌根部,輕輕一旋,一株羊肚菌便被熟練地摘了下來。
近年來,墨脫縣格當鄉(xiang) 以尼日卡林下資源合作社為(wei) 依托,大力發展以林下資源為(wei) 主導的農(nong) 牧特色產(chan) 業(ye) 。全鄉(xiang) 羊肚菌種植麵積達60.72畝(mu) ,截至目前采摘4500餘(yu) 公斤。“墨脫未通路時,即使羊肚菌種植出來也沒有銷路。”尼日卡林下資源合作社負責人貢秋次仁說,“通路後,我們(men) 免費為(wei) 6個(ge) 村的群眾(zhong) 提供菌包,村民種植的羊肚菌由合作社保價(jia) 收購,再通過物流順利輸送到了西藏各地,市場售價(jia) 一斤達到了650至800元,今年預計為(wei) 鄉(xiang) 裏增收85萬(wan) 元!”
便利的交通有效促進當地特色農(nong) 牧業(ye) 、旅遊、商業(ye) 等快速發展,全麵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茶葉、亞(ya) 熱帶水果、竹編、羊肚菌、本地木耳等特色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的培育,讓村民們(men) 的腰包變得更鼓、日子變得更好,笑容也更加燦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