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跟隨全國“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的腳步,踏上——加層的巡山路

發布時間: 2023-10-04 09:48:00 來源: 西藏日報

  從(cong) 那曲市申紮縣出發前往馬躍鄉(xiang) ,木糾錯的優(you) 美湖岸線開始映入眼簾,村落、草場、牛羊散落在這片湖濱家園。相機裏遠處的湖泊往往呈現出條帶狀,遠沒有目光所及那麽(me) 壯美和遼闊。而讓這片蒼茫土地變得立體(ti) 的,就是那遠處褐紅色的石崖山丘。

  山丘的石崖斷麵,峻峭嶙峋,連綿不斷,不時顯現的溶洞,靜謐而幽深,像曆史之眼俯瞰著草原的過往和變遷,注視著牧人春夏秋冬的生活輪轉。第五屆全國“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加層守護的秘密就在這石崖溶洞裏。

  加層看護的“嘎爾索岩畫”位於(yu) 馬躍鄉(xiang) 普宗村東(dong) 北10公裏處,距離地麵約500米的嘎爾索普巴日山洞穴內(nei) ,海拔有4700多米,是一處自治區級野外文物保護點。山腳下,摩托車旁,眼前這位全國知名的文物守護人,是一位1995年出生的小夥(huo) 子,土生土長的當地牧民,陽光開朗,富有活力。他指著山上的溶洞,熱情地邀請我們(men) 一起走上這段文保巡山路。

  這哪裏有路啊?山坡陡峭,亂(luan) 石一地,海拔超高,一步三喘。如果說有路,那也是加層十年巡護,像山上岩羊一樣踩踏出來的野徑,不過一場雨雪便衝(chong) 刷掉了所有痕跡,但卻深深地烙刻在了加層的身體(ti) 記憶裏。

  “我們(men) 之前撿拾石頭,對上山的路進行過簡單修理,可一下雨又毀掉了。”加層在難行的山路上總能找到容易下腳的地方。陡峭的山崖上,上去隻能靠攀爬,極險處有加層自己墊的石塊。對他來說,攀爬到洞穴隻需要15分鍾。而我們(men) 一行卻花了半個(ge) 多小時,才隻到達洞穴前的一處巨石旁。

  天氣好的時候,加層會(hui) 坐在巨石上休息,俯瞰山下的村莊和草場。河流在草場上蜿蜒流淌,遠處炊煙嫋嫋,仿佛家裏已經打好了酥油茶等待著遠行的人們(men) 盡快歸來。“我的家鄉(xiang) 特別美,是吧?”

  還未見遺跡,古老的藏北文物、沉澱千年的璀璨,仿佛已經被加層的年輕活力、誠摯熱愛所激活。

  因地理位置等原因,野外文物保護點不能住下來。為(wei) 了確保溶洞內(nei) 文物安全,加層要定期不定期地騎著摩托車從(cong) 自家出發騎行10多公裏到看護點,然後爬山500多米到溶洞的各個(ge) 角落進行巡視。一年四季,風雪無阻,十年守護,年年如此,不論天氣如何惡劣,不論道路如何艱難,都阻擋不住他巡查的腳步。

  工作雖然很辛苦,但加層始終滿懷熱情,恪盡職守,樂(le) 於(yu) 奉獻,成為(wei) 我區文物保護的重要一員。他隨身攜帶著野外文物巡查記錄表和文物保護知識手冊(ce) ,每巡查一次就會(hui) 在記錄表上認真地寫(xie) 下巡查情況。他說:“記錄表裏,寫(xie) 的字越少越心安,因為(wei) 字少就代表沒有發生擔心的狀況。”

  文物保護知識手冊(ce) 是那曲文物保護部門印製的,主要收錄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guan) 文物保護知識。為(wei) 了做好工作,加層主動學習(xi) 文物保護法律法規,認真做好巡查記錄,多次阻止以參觀為(wei) 借口的文物破壞行為(wei) ,築起了溶洞安全防護的堅強壁壘。同時,還積極向周邊群眾(zhong) 宣傳(chuan) 講解文物保護知識,提升群眾(zhong) 文物保護意識。

  一路攀爬一路聊著,一個(ge) 可容納上千人的大溶洞出現在眼前。洞口左右兩(liang) 側(ce) 有石砌牆體(ti) 建築遺跡,入口往裏還有像過道一樣的兩(liang) 排石砌台階。這處洞穴內(nei) 文物遺跡較多,岩畫內(nei) 容有人物、動物、符號等。其中,較大的兩(liang) 幅人物岩畫約有1米多高,十分罕見。這些赭紅色的岩畫仿佛穿越時空,在和我們(men) 進行著對話。

  加層有著一名野外文物看護員的赤子之心,熟稔每一處岩畫的位置,一處一處的介紹中,充滿對這份工作的無比熱愛。他還翻出手機裏的照片,讓記者了解以往巡護的故事。“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dong) 西守護好,傳(chuan) 承給下一代,這是非常有意義(yi) 、非常值得做的事情,守護好身邊的曆史文化遺產(chan) ,我責無旁貸。”

  上山不易下山尤難。碎石路上一不小心,便有人滑倒,引起一片驚呼,而其下就是斷崖,看下去令人眼暈。加層說,他最擔心下雪天巡護,雖有時也會(hui) 滑倒,但“沒什麽(me) ,習(xi) 慣了,我是一名野外文物看管員。”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