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則市南部定日縣境內(nei) ,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彭曲河靜靜向東(dong) 流去。
每到初春時節,彭曲河兩(liang) 岸綠意盡染,蜿蜒的涓流與(yu) 高山、藍天遙相呼應,與(yu) 珠峰生靈相互襯托,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而在五年前,這裏卻非這般模樣。
因生態環境脆弱,定日縣彭曲河流域荒漠化麵積達48萬(wan) 畝(mu) 之多,冬春季節常常出現“百裏黃沙不見天”的情況,人車行經此地,甚至找不到前進方向。
飽嚐生態失衡之苦,人們(men) 深刻認識到,保護彭曲生態環境已迫在眉睫,生態治理刻不容緩!
定日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痛定思痛,決(jue) 心大力開展生態環境整治。
麵對彭曲河流域荒漠化嚴(yan) 重等問題,定日縣堅持以創建生態文明高地,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wei) 出發點,明確了主要領導親(qin) 自掛帥、分管領導具體(ti) 負責、全縣各級各部門全力參與(yu) 的工作思路;多次組織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認真研究解決(jue)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定科學實施防沙治沙、生態修複等一大批項目,完善項目推進舉(ju) 措,為(wei) 彭曲河生態修複奠定了基礎。
定日縣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宣傳(chuan) 教育,列入全縣年度宣傳(chuan) 工作計劃中,反複宣傳(chuan) 強調生態修複和防沙治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職責分工、強化責任落實,推動彭曲河宣傳(chuan) 工作常態化、製度化,進一步增強群眾(zhong) 的生態保護意識。
在區、市上級業(ye) 務部門的有力指導下,彭曲河流域生態修複、防沙治沙項目有效實施落地。同時,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多次深入項目實施地查看樹種長勢情況,科學指導苗木的種植……
一年又一年,一茬接一茬,定日人民逐步從(cong) 根源上解決(jue) 荒漠化問題,改善彭曲河流域生態麵貌。
“十三五”以來,彭曲河流域實施防沙治沙、生態修複等項目16個(ge) ,累計投入資金約4.8億(yi) 元,實施麵積37萬(wan) 餘(yu) 畝(mu) ,其中封山育林(草)近30萬(wan) 畝(mu) ,沙棘連片種植麵積約6.7萬(wan) 畝(mu) ,沙丘治理麵積0.86萬(wan) 畝(mu) 。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直麵人民之問、現實之需,定日縣上下一心、眾(zhong) 誌成城,積極投入到彭曲河流域生態治理實踐中。
定日縣黨(dang) 員幹部特別是林草係統幹部職工,切實履行工作職責,頭頂烈日風霜、腳踏黃沙泥土,長期在項目實施地開展澆水、除草、補植補栽等工作。
不僅(jin) 如此,定日縣還把彭曲河流域生態修複工程及防沙治沙項目,作為(wei) 保護生態資源、促進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就近就便就業(ye)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
定日縣長所鄉(xiang) 玉白村附近,有一片近2000畝(mu) 的防沙林,是彭曲河流域生態修複和防沙治沙項目點之一。
玉白村村民次仁卓瑪告訴記者,在項目點務工後,日工資170元,去年,她靠種植沙棘掙了1萬(wan) 多元。“在家門口掙錢是件高興(xing) 的事,不過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親(qin) 手種下的沙棘茁壯成長,看著家門口的黃沙變成綠洲,心裏感到特別自豪!”次仁卓瑪說。
每天,白玉村村民紮西多布傑與(yu) 同伴們(men) 都要騎著摩托車,圍繞防沙林巡邏,防止牛羊跑進草方格內(nei) 踐踏沙柳。
“為(wei) 了這塊綠地,大家付出了很多心血,所以我們(men) 要將它保護好。”站在海拔4300多米的沙丘上,紮西多布傑頂著烈日,堅定地說。
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定日縣相關(guan) 部門積極協調涉及生態修複工程及防沙治沙項目的4個(ge) 鄉(xiang) (鎮)生態合作社,成立勞務輸出大隊4個(ge) 、中隊19個(ge) 、小隊52個(ge) ,充分動員當地勞動力,積極參與(yu) 到植樹造林、苗木管護等生態工程建設,激發了各族群眾(zhong) 參與(yu) 生態保護、防沙治沙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為(wei) 更好開展彭曲河流域生態修複工程及防沙治沙項目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實現生態保護和群眾(zhong) 增收雙贏目標。
據統計,彭曲河流域生態修複工程及防沙治沙項目實施以來,綠化造林成效顯著,沙棘、沙柳等適宜樹種長勢良好,苗木成活率均達到85%以上;防沙治沙、沙丘治理成效良好,風沙明顯減少。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參與(yu) 項目建設約16.5萬(wan) 人次,實現創收約4665萬(wan) 元,其中勞務創收2805萬(wan) 元,群眾(zhong) 機械創收1860萬(wan) 元。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彭曲河流域生態修複、防沙治沙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止於(yu) 此。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日縣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強邊惠民與(yu) 生態體(ti) 製建設有機融合,促進了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移風易俗。大家不再亂(luan) 砍濫伐、亂(luan) 排亂(luan) 倒、亂(luan) 堆亂(luan) 放,學會(hui) 合理放養(yang) 牲畜,講究個(ge) 人衛生,樹立了良好的生活習(xi) 慣。
此外,通過采取封山育林(草)、禁牧圍欄等措施,彭曲河流域各類野生植被明顯恢複,各種野生動物成為(wei) “常客”。
彭曲河生態麵貌有效改善,帶動了定日縣生態旅遊經濟發展,促進了定日高原飼草基地的逐步形成,經濟效益進一步顯現,綠色經濟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定日縣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赤列表示,下一步,定日縣將繼續著眼“十四五”發展目標,錨定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著力推進“四個(ge) 創建”、努力做到“四個(ge) 走在前列”,抓住曆史機遇,加強宣傳(chuan) 教育,加大林草資源監管和項目後期管護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製,壯大生態文化旅遊業(ye) ,努力探索走出一條高原生態富民、惠民、利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