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山南市瓊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某書(shu) 店檢查。記者 白瑪澤旺 通訊員 倫(lun) 珠澤仁 攝
圖為(wei) 山南市瓊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向群眾(zhong) 發放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宣傳(chuan) 冊(ce) 。記者 白瑪澤旺 通訊員 倫(lun) 珠澤仁 攝
近年來,西藏製定部署了一係列推動知識產(chan) 權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激發了經營主體(ti) 的創新創造活力,增強了社會(hui) 麵知識產(chan) 權保護相關(guan) 意識,雪域高原迎來知識產(chan) 權保護新氣象。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西藏有效商標注冊(ce) 量5.581萬(wan) 件,同比增長17.6%;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1065件,同比增長16%;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517件,同比增長11.9%。有效商標注冊(ce) 量、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
運用知識產(chan) 權信息,實現企業(ye) 創新發展
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超過4000米,素有“地球第三極”之稱。2019年,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作出舉(ju) 全區之力、合力打造“地球第三極”區域公共品牌的決(jue) 策部署。西藏地球第三極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球第三極公司”)是“地球第三極”商標的持有者和運營方,近年來,推出了天然飲用水、青稞、蜂蜜等特色產(chan) 品。
“公司高度重視知識產(chan) 權工作,已經提交了多件‘地球第三極’商標注冊(ce) 申請,基本實現了45個(ge) 商品與(yu) 服務類別上的全類注冊(ce) 。目前,公司正對‘地球第三極’商標實施跨境保護,已經在12個(ge) 國家和地區提交了商標注冊(ce) 申請。”地球第三極公司副總經理梁俊超介紹,該公司加強商標品牌建設,定期進行商標監控,建立品牌“護城河”,助力實現“品牌興(xing) 藏、產(chan) 業(ye) 興(xing) 藏”。
憑借紮實的商標品牌管理工作,地球第三極公司申報的“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助推產(chan) 業(ye) 新動能”入選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評選的商標品牌建設優(you) 秀案例。
“地球第三極”品牌價(jia) 值實現快速增長是西藏經營主體(ti) 運用知識產(chan) 權支撐創新發展的一個(ge) 典型案例。近年來,這樣的案例不斷湧現。
青稞是西藏主要的糧食作物。隨著生產(chan) 技術的進步,圍繞青稞等農(nong) 產(chan) 品的深加工進一步發展,許多民營企業(ye) 紛紛開發青稞的營養(yang) 、保健、藥用和工業(ye) 等多種用途價(jia) 值。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chan) 權局)聚焦青稞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開展專(zhuan) 利導航分析,全麵梳理國內(nei) 外青稞專(zhuan) 利數據信息和發展趨勢。眾(zhong) 多民營企業(ye) 運用知識產(chan) 權信息,實現創新發展,帶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推出保護政策,優(you) 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位推動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工作,不斷加強頂層設計,2022年,自治區市場監管聯席會(hui) 議製定了《西藏自治區貫徹〈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的實施意見》,出台《西藏自治區貫徹落實〈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規劃〉2022年推進計劃》,組織編製《西藏自治區“十四五”知識產(chan) 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等措施舉(ju) 措,為(wei) 全區知識產(chan) 權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引。
今年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chan) 權局)著力圍繞知識產(chan) 權保護推出政策措施。該局會(hui) 同自治區商務廳製定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機製建設的實施意見》,針對對外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中知識產(chan) 權保護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發力,強化海外知識產(chan) 權維權援助服務供給,加強西藏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機製建設;印發了《2023年西藏自治區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全麵加強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持續打擊和治理關(guan) 鍵環節、重點領域的知識產(chan) 權侵權行為(wei) ,不斷完善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工作機製,提升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效能。
同時,西藏鼓勵區外具備資質的知識產(chan) 權代理機構來藏開展知識產(chan) 權代理服務,鼓勵對接區外專(zhuan) 業(ye) 化知識產(chan) 權運營機構來藏開展知識產(chan) 權開發、評估、交易、托管、投資等服務。
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chan) 權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在一係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自治區營商環境持續優(you) 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取得積極成效,獲得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普遍認可。
加強司法保護力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zheng) 秩序
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彭某先後采購注冊(ce) 商標標識、空酒瓶、散裝白酒等,在拉薩市某村出租房內(nei) 生產(chan) 假冒品牌白酒並進行銷售。2021年5月25日,公安機關(guan) 將彭某抓獲,並查扣疑似假冒貴州茅台、五糧液、國窖1573、劍南春品牌白酒共計710瓶及用於(yu) 生產(chan) 疑似假冒品牌白酒的物品。
經有關(guan) 機構檢驗,上述710瓶白酒均係假冒注冊(ce) 商標商品,侵權產(chan) 品價(jia) 值共計90餘(yu) 萬(wan) 元。
法院認定,被告人彭某未經注冊(ce) 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yu) 已注冊(ce) 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特別嚴(yan) 重,其行為(wei) 構成假冒注冊(ce) 商標罪。鑒於(yu) 彭某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認罪認罰,可依法從(cong) 輕處罰。依照刑法第213條規定,判決(jue) 彭某假冒注冊(ce) 商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ge) 月,並處罰金48萬(wan) 元;扣押在案的假冒注冊(ce) 商標商品由扣押機關(guan) 予以銷毀。
注冊(ce) 商標是一個(ge) 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所在,是消費者辨識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最直接標識。該案被告人采購注冊(ce) 商標標識、空酒瓶、散裝白酒,采取以次充好的方式生產(chan) 假冒品牌白酒用於(yu) 銷售,屬於(yu) 假冒注冊(ce) 商標罪典型案例。
該案的宣判,有力彰顯了司法機關(guan) 依法嚴(yan) 懲侵害知識產(chan) 權犯罪行為(wei) 的堅定決(jue) 心,也向社會(hui) 宣示了假冒他人商標的行為(wei) 不僅(jin) 僅(jin) 是民事侵權行為(wei) ,情節嚴(yan) 重更會(hui) 構成犯罪,受到法律的懲處。
近年來,西藏各級人民法院全麵加強知識產(chan) 權司法保護力度,大力保護自主創新和科技進步,全力保護市場公平競爭(zheng) 秩序,為(wei)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統計,2018年至今,西藏各級法院受理知識產(chan) 權案件490件,其中,知識產(chan) 權民事案件475件,審結464件,結案率達97.7%;知識產(chan) 權刑事案件15件,審結15件,結案率達100%。受理知識產(chan) 權案件較前5年增長80.8%。
“全區各級法院充分發揮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審判模式優(you) 勢,為(wei) 開創知識產(chan) 權保護新局麵、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人民法院的智慧和力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努力提高知識產(chan) 權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水平,促進知識產(chan) 權與(yu) 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市場經濟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推動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創新,支持企業(ye) 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推動知識產(chan) 權創造運用,為(wei) 西藏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