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員在火場架設機位。
談起森林消防隊伍,人們(men) 最先想起的是紅色的消防車、橙色的防火服和肩扛水槍奮勇逆行的背影。與(yu) 火場上“置生死於(yu) 度外”的戰鬥員相比,有一群人幾乎很少出現在采訪的鏡頭裏,但每一次成功救援的背後都有他們(men) 的默默付出。讓我們(men) 一起走進西藏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去看看他們(men) 的工作生活。
鍋碗瓢盆當事業(ye) ,三尺灶台鑄忠誠——炊事員。七點鍾的拉薩,天才蒙蒙亮,特勤大隊的營區一片靜謐,大多數消防隊員都還在睡夢中,而操作間已是燈火通明,切菜、炒菜、蒸饅頭……炊事員們(men) 忙得熱火朝天,生怕耽誤了大隊的早餐。這樣的工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滾燙爐灶是他們(men) 的“硝煙戰場”,油鹽醬醋是他們(men) 的“秘密武器”,大汗淋漓是他們(men) 的“戰鬥狀態”。無論盛夏三伏還是數九隆冬,他們(men) 用火熱的青春見證著執著的堅守。
鐵騎馳騁,使命必達——駕駛員。每次遂行任務,他們(men) 是隊伍機動的中堅力量,有時長達十幾小時、上千公裏的機動,他們(men) 便是安全的保障。如果把交通運輸比作救援任務的命脈,那麽(me) 駕駛員就是命脈中流動的血液。不管是山高坡陡,還是道路狹窄,對他們(men) 而言都是“小菜一碟”。他們(men) 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每一次機動任務都以強烈的責任感擔負起隊伍快速安全機動的重任。
火場指揮“千裏眼,順風耳”——通信員。通信員是救援任務中的“千裏眼,順風耳”,隻有信息暢通,才能贏得救援的主動權。特勤大隊通信員曲加說:“火場上形勢瞬息萬(wan) 變,我們(men) 要保證指揮員在任何條件下都能聯係到每一個(ge) 人。”森林火災多發生在原始林區,山高坡陡林密,通信效果難以保障。而通信員就是移動的“天線”,他們(men) 的足跡遍布高山峽穀,無論嚴(yan) 寒酷暑還是風吹日曬,作為(wei) 火場上的傳(chuan) 令者,他們(men) 總會(hui) 把信息網絡連接至火場每一個(ge) 角落,確保通信暢通。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祖國的山河。”在森林消防隊伍中,還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崗位,縱使他們(men) 個(ge) 個(ge) “身懷絕技”,卻總是悄悄把自己隱藏,默默堅守過每一個(ge) 春夏秋冬,用自己的汗水,演繹平凡的偉(wei) 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