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突出西藏羊絨品質天然純淨的獨特優(you) 勢,提升公眾(zhong) 對“西藏羊絨”區域公用品牌的認知度,助推西藏羊絨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10月20日,以“西藏羊絨·絨意暖冬”為(wei) 主題的2023年“西藏羊絨”區域公用品牌新聞發布會(hui) 在拉薩召開。據了解,2022年,西藏落實資金5000萬(wan) 元,著力打造“一帶、一心、多基地”的絨山羊產(chan) 業(ye) 發展帶。目前,集群內(nei) 從(cong) 事絨山羊養(yang) 殖及羊絨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加工的企業(ye) 達到6家,合作社42家,入社農(nong) 戶近5000戶,輻射帶動2萬(wan) 餘(yu) 人就業(ye) 。
① 獨特環境孕育高品質羊絨
“軟黃金”強力出圈
絨山羊是西藏重要的特色畜種,有數千年的飼養(yang) 曆史。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西藏絨山羊無汙染、原生態、不可替代的獨特生存環境,為(wei) 孕育高品質羊絨提供了絕佳的條件。據了解,西藏絨山羊主要分布在阿裏地區、那曲市西部和日喀則市西北部等地,日土、尼瑪、措勤等縣絨山羊養(yang) 殖核心區域的山羊純白率達93%以上。
2021年,西藏自主培育的“藏西北白絨山羊”新品種通過國家畜禽遺傳(chuan) 資源委員會(hui) 審定,成為(wei) 西藏培育的第一個(ge) 絨山羊新品種,更是我國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海拔地區培育的唯一絨肉兼用的絨山羊新品種,為(wei) 西藏羊絨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優(you) 質種源保障。據統計,2022年,全區山羊存欄數量約為(wei) 259.22萬(wan) 隻,其中90%以上為(wei) 產(chan) 絨山羊,年產(chan) 絨量約為(wei) 713噸,位居全國第六。
西藏特殊的高寒氣候和獨特的絨山羊種質資源,造就了山羊絨的優(you) 異品質。據悉,西藏羊絨主要包括白絨、青絨和紫絨三個(ge) 種類,每千克羊絨可以提取出0.4至1.0千克的無毛絨,平均長度在4厘米左右,主體(ti) 細度在14.5微米以下,纖維細長、質感柔軟、色澤明亮、著色力好,被譽為(wei) “軟黃金”“纖維鑽石”,是上乘的動物性纖維原料,具有極佳的紡織加工價(jia) 值,特別是藏西北白絨山羊,其平均絨細度達到14微米,長度4厘米以上,個(ge) 體(ti) 平均產(chan) 絨量達到270克以上。早在2018年,阿裏地區日土縣便成功注冊(ce) “日土山羊絨”國家級地理標誌,阿裏日土山羊絨因其血緣最純、絨細度最細、毛囊密度最大、單根纖維粗細均勻等特點享譽國內(nei) 外,2023年,阿裏日土縣被中國毛紡織行業(ye) 協會(hui) 授予“中國優(you) 質山羊絨供應基地”稱號。
② 打造絨山羊產(chan) 業(ye) 發展帶
帶動農(nong) 牧民增產(chan) 增收
2022年,西藏成功申報創建了西藏阿裏、日喀則絨山羊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覆蓋了日土縣、噶爾縣、革吉縣、措勤縣及薩嘎縣、薩迦縣、仲巴縣等7個(ge) 縣,落實資金5000萬(wan) 元,著力打造“一帶、一心、多基地”的絨山羊產(chan) 業(ye) 發展帶,整體(ti) 推進絨山羊產(chan) 業(ye) 基礎條件改善、良種繁育、加工銷售等產(chan) 業(ye) 鏈發展。通過一年多的創建,絨山羊產(chan) 業(ye) 布局、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斷優(you) 化,羊絨產(chan) 業(ye) 經營主體(ti) 不斷增加,集群內(nei) 從(cong) 事絨山羊養(yang) 殖及羊絨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達到6家,合作社達到42家,入社農(nong) 戶近5000戶,輻射帶動2萬(wan) 餘(yu) 人就業(ye) ,有力助推了產(chan) 業(ye) 化發展進程,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產(chan) 增收。
同時,不斷加大絨山羊繁育養(yang) 殖關(guan) 鍵技術科研攻關(guan) 力度,采取常規育種與(yu) 分子育種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超細型白絨山羊新品係選育,首次構建了兩(liang) 種絨山羊線粒體(ti) 基因組;充分挖掘藏西北絨山羊經濟性狀及環境適應性功能基因,建立了經濟性狀功能基因庫,揭示了西藏山羊高原適應潛在遺傳(chuan) 機製,建立了較為(wei) 完善的絨山羊高效養(yang) 殖技術體(ti) 係。
當前,西藏絨山羊繁育、養(yang) 殖水平不斷提高,相關(guan) 加工、銷售企業(ye) 加快發展,已培育發展了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地球第三極毛紡織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等初具規模的羊絨加工企業(ye) ,年加工量約290噸左右,加工產(chan) 值1.77億(yi) 元,生產(chan) 的羊絨衫、大衣、圍巾、披肩等,以其柔和細膩、輕薄保暖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③ 發揮品牌力量
助力西藏羊絨產(chan) 業(ye) 發展
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羅丹表示,隨著消費者“商品消費”向“品牌消費”的觀念轉變,西藏羊絨產(chan) 業(ye) 急需可信、可靠的區域公用品牌來賦能發展,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將加快建立羊絨產(chan) 業(ye) “區域公用品牌+企業(ye) 品牌+產(chan) 品品牌”的品牌體(ti) 係,按照該體(ti) 係建設要求,指導各企業(ye) 通過挖掘絨山羊養(yang) 殖曆史,結合當地民俗文化資源,不斷豐(feng) 富企業(ye) 品牌、產(chan) 品品牌文化內(nei) 涵,提升品牌知名度、市場競爭(zheng) 力和附加值。
同時,西藏將著力推行標準化養(yang) 殖模式,加大絨山羊養(yang) 殖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引導農(nong) 牧民、家庭牧場等經營主體(ti) 改變傳(chuan) 統養(yang) 殖方式,推行“放牧+舍補飼”模式,合理配置養(yang) 殖單元,推行標準化生態養(yang) 殖;加大新型經營主體(ti) 培育力度,圍繞產(chan) 加銷一體(ti) 化發展,培育引進壯大龍頭企業(ye) ,引導建立龍頭企業(ye) 、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和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為(wei) 紐帶、適度規模生態養(yang) 殖場為(wei) 主體(ti) 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立技術創新和支撐體(ti) 係,以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為(wei) 手段,抓好良種繁育、推廣。
此外,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將委托西藏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協會(hui) 按照市場化要求,推動“西藏羊絨”品牌高質高效運營,加大對“西藏羊絨”區域公用品牌的宣傳(chuan) 與(yu) 推廣,讓優(you) 質的西藏羊絨走出西藏,走向全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