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拉薩南山公園:十年樹木,荒山披綠

發布時間: 2023-10-24 14:09: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人權行動看中國】

  開欄的話

  人人充分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hui) 的偉(wei) 大夢想,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不懈追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人權發展道路,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我國人權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人權保障水平邁上新台階。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從(cong) 今天起,光明日報開設《人權行動看中國》專(zhuan) 欄,為(wei) 讀者講述發生在大江南北的人權故事,一起見證百姓身邊可知可感的新變化、實實在在的新收獲。

  “你站在那塊石頭上,往左一點,三、二、一!”今年“雙節”假期,在西藏拉薩南山公園,來自浙江的遊客正在“布宮鏡湖”景點遊玩拍照。“很多旅行攻略都推薦了這裏,昨天剛到拉薩,今天一早我們(men) 就來了。這裏像是一個(ge) 秘境。”遊客興(xing) 奮地對記者說。

  南山公園坐落於(yu) 拉薩河南岸,園區麵積1600餘(yu) 畝(mu) ,是拉薩市實施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成果之一。在“布宮鏡湖”拍攝布達拉宮倒影、登頂南山公園和“祖國萬(wan) 歲”合影、賞拉薩全景成為(wei) 遊客遊覽南山公園的“必刷項目”,就連拉薩市民也把南山公園當成休閑娛樂(le) 的好去處。“我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把和南山公園‘祖國萬(wan) 歲’的合影當成自己社交平台的頭像。”拉薩市民格桑告訴記者。

  漫步在南山公園,秋意正濃的山坡鋪滿青綠與(yu) 金黃,沿步道緩緩而上,環顧四周,風景秀麗(li) ,流水潺潺,遠處的布達拉宮雄偉(wei) 莊嚴(yan) 。很難想象在10多年前,這裏還是另一番景象。

  西藏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教授久毛措介紹,在實施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工程前,這裏還是草木不生的荒山。“海拔3900米,把樹種到這樣的山體(ti) 上談何容易!”她說,在此處造林最大的困難是水源,當年施工造林時專(zhuan) 門安裝了不少水泵;在石頭地上給樹挖坑也不容易,造林隊員就用電鑽一點點試。

  “選擇造林樹種時,我們(men) 嚴(yan) 格按照高原地區立體(ti) 性山體(ti) 造林的標準進行篩選,運用多項種植技術增強樹木抗旱抗低溫和保水能力,保證樹苗成活率。”拉薩市林草局黨(dang) 組成員李寶平說,工程建設之初,他們(men) 先後在不同海拔、不同類型的土地進行不同季節的人工造林試驗,有針對性地試種了不同苗木來源地和不同規格的喬(qiao) 木、灌木20餘(yu) 種,逐漸摸索出適宜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的苗木品種、規格、栽植技術和管護措施。

  南山山體(ti) 造林綠化展現了拉薩生態文明建設的努力和成果。2022年,西藏印發《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ti) 規劃(2021—2030年)》,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營造林206.7萬(wan) 畝(mu) 。據統計,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年均可新增儲(chu) 水約4980萬(wan) 噸,固碳量22.91萬(wan) 噸,釋氧量19.30萬(wan) 噸,保肥量2.71萬(wan) 噸,年生態價(jia) 值14.85億(yi) 元。以綠增景、依綠增收、靠綠振興(xing) 。拉薩城市周邊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