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走進尼木守“藝”人(三)嘎瑪曲紮:用匠心雕刻永恒印記

發布時間: 2023-10-26 09:15:00 來源: 新華網


圖為(wei) 嘎瑪曲紮正在挑選雕刻所用木板(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司秦菱 攝

  西藏尼木縣普鬆鄉(xiang) 被譽為(wei) “雕刻之鄉(xiang) ”。普鬆雕刻曆史悠久,是普鬆鄉(xiang) 群眾(zhong) 世代傳(chuan) 承下來的一項古老技藝。雕刻形式多樣,應用廣泛。2009年,普鬆雕刻製作技藝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名錄。

  嘎瑪曲紮出生於(yu) 普鬆鄉(xiang) 的雕刻世家,在爺爺的影響下,他從(cong) 小就對普鬆雕刻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經過長期的學習(xi) 與(yu) 磨練,嘎瑪曲紮的藏文書(shu) 法雕刻手藝越來越好,並於(yu) 2014年成為(wei)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我想成為(wei) 像爺爺那樣德高望重的匠師,培養(yang) 出一批新時代的雕刻書(shu) 法藝術人才。”他說。


圖為(wei) 嘎瑪曲紮正在為(wei) 雕刻做準備(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司秦菱 攝


圖為(wei) 嘎瑪曲紮的雕刻作品(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司秦菱 攝


圖為(wei) 正在雕刻的嘎瑪曲紮(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司秦菱 攝


圖為(wei) 晾曬中的雕刻板(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 司秦菱 攝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