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經現場測產(chan) 驗收,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xiang) 巴達村水稻試驗種植田喜獲豐(feng) 收,由自治區農(nong) 科院農(nong) 研所選育的水稻新品係“2021LS-68”畝(mu) 產(chan) 實現1112.32斤,標誌著西藏自主選育的水稻新品係和高原水稻種植技術實現新突破。
加查縣冷達鄉(xiang) 巴達村,海拔3177米,年平均氣溫8.8攝氏度。此次現場測產(chan) ,由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有關(guan) 農(nong) 業(ye) 科研單位人員組成專(zhuan) 家組,根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全國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測產(chan) 驗收辦法》現場測產(chan) 。測產(chan) 結果顯示,該試驗田種植水稻新品係20畝(mu) ,實測麵積100平方米,實收水稻籽粒76.75公斤,折合畝(mu) 產(chan) 1112.32斤。參加現場測產(chan) 的有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自治區農(nong) 科院農(nong) 研所主持承擔的“高產(chan) 優(you) 質型農(nong) 作物新品種選育”項目選育出的水稻新品係,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地區能正常生長、發育並完全成熟,已取得了階段性突破,這在西藏中西部高海拔水稻品種選育、試驗示範等方麵將發揮重要技術指導作用。
西藏開展水稻品種選育研究旨在提高水稻種植區的產(chan) 量和品質,突破高原水稻種植極限,選育出適宜海拔3650米以下農(nong) 區種植的水稻、陸稻品種。該試驗項目負責人、自治區農(nong) 科院農(nong) 研所副研究員範春捆介紹,通過區域化試驗示範,目前已初步選育的水稻新品係“2021LS-2”“2021LS-68”,不但適應年積溫低和極端低溫的氣候條件,而且主穗結實率達到91.80%-97.40%,未來將進一步通過生產(chan) 驗證試驗與(yu) 示範,培育出適應高海拔種植的水稻品種,助力西藏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和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
據悉,該試驗田在科技人員的精心指導下,水稻種植與(yu) 田間管理全部由巴達村8戶農(nong) 民負責,此次水稻豐(feng) 收意味著他們(men) 已初步掌握了水稻種植基本技術。加查縣副縣長次仁羅布表示,下一步,當地將加強與(yu) 相關(guan) 科研單位的交流合作,在確保青稞種植率的前提下,因地製宜、科學合理示範水稻的種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