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共建共享美麗家園

——西藏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一瞥

發布時間: 2023-11-02 09:52:00 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市民在告訴小朋友生活垃圾要分類投放。記者 旦增蘭(lan) 澤 攝


圖為(wei) 環衛工人在按照分類投放垃圾。記者 王敏 攝

  樂(le) 業(ye) 苑小區是拉薩市城關(guan) 區第二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我們(men) 小區有14棟樓房共31個(ge) 單元,單元樓下都有環衛部門統一配發的垃圾分類桶。垃圾分類效果明顯,環境比以前更好了。”樂(le) 業(ye) 苑物業(ye) 工作人員嘎堅告訴記者。

  每天早上9點,可回收垃圾收集車駕駛員洛鬆旺堆會(hui) 準時出現在小區裏,在保潔員的幫助下,可回收的廢紙箱、廢報紙被送進車廂裏,洛鬆旺堆載著滿滿當當的“寶貝”前往分運點。“我們(men) 早晚各運一趟,運到奪底鄉(xiang) 的廢品公司進行回收利用,現在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提高了,可回收垃圾也多了。”洛鬆旺堆說。

  這是西藏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西藏按照國家要求,加速推行垃圾分類製度,垃圾分類工作成效明顯,美麗(li) 西藏建設邁出新步伐。

  垃圾分類製度體(ti) 係日趨完善

  實行生活垃圾分類製度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改善人居環境的重大舉(ju) 措。按照住房城鄉(xiang) 建設部等中央部委的部署,拉薩市、日喀則市被列入全國首批試點城市。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先後召開會(hui) 議,從(cong) 上到下統一思想,推動垃圾分類工作落實與(yu) 推進。

  2019年,自治區住建廳聯合區發改委、區生態環境廳、區財政廳等9家單位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全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全麵啟動了西藏地級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就推進西藏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了工作目標、工作任務、責任主體(ti) 、工作措施。

  2022年,自治區住建廳等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西藏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從(cong) 體(ti) 係建設、製度保障、資金保障、主要目標等方麵提出具體(ti) 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爭(zheng) 取2023年底,拉薩市、日喀則市基本建成分類處理係統,主城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全覆蓋、分類運輸體(ti) 係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其他地級以上城市餐廚垃圾開始建設分類處理設施。

  根據《實施意見》,西藏建立健全黨(dang) 委統一領導、黨(dang) 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體(ti) 製機製,加強宣傳(chuan) 教育引導、推動形成全社會(hui) 人人動手的良好氛圍;配套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相關(guan) 法規製度和標準體(ti) 係,建立市、縣(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的工作體(ti) 係,加強技術創新,健全完善市場產(chan) 業(ye) 鏈,加快形成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管理體(ti) 係;轉化推廣先行城市實驗成果,加快建設示範街區示範點,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技術研究,提高末端分類處理能力。同時,加強分類指導,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合理製定工作措施,逐步建立城鄉(xiang) 統籌的生活垃圾分類係統。

  此外,為(wei) 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長效機製,西藏建立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hui) 議製度,促成各聯席會(hui) 議單位根據本單位、本部門職責分工,承擔起生活垃圾分類的牽頭、監督、宣傳(chuan) 、教育、衛生防疫等各項具體(ti) 工作。西藏力爭(zheng) 於(yu) 2025年底前形成一批具有西藏特色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

  多種方式推進垃圾分類

  自治區住建廳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可以培養(yang) 我們(men) 綠色健康的生活習(xi) 慣,提高市民環保意識,使市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能使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從(cong) 而改善城市的生活環境,提高市民幸福感和安全感。垃圾分類也有效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那西藏采取了哪些方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呢?該負責人表示,西藏不斷完善城鄉(xiang) 垃圾處理體(ti) 係,並結合鄉(xiang) 鎮布局分散、公共服務半徑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存量現狀,以統籌建設利用城市、縣區、鄉(xiang) 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立市域因地製宜、統籌規劃、多措並舉(ju) 、分類處置、講求實效的城鄉(xiang) 垃圾處置體(ti) 係。

  同時,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參與(yu) 原則,一方麵爭(zheng) 取國家支持,一方麵多渠道拓寬投資,按照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體(ti) 係。

  此外,不斷加強垃圾分類配套設施建設。今年年初,拉薩市總投資5.65億(yi) 元,實施拉薩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項目,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預計2024年4月底試運行。建成運行後,將基本實現拉薩市區及林周、尼木、當雄、墨竹工卡四縣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標。

  據了解,拉薩市垃圾分類體(ti) 係初步形成,焚燒發電廠運行正常、危險廢物處置中心運行能力基本滿足有害垃圾處置要求,廚餘(yu) 垃圾處理廠建成投入運營;末端分類處理設施建設完備,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分類處置的體(ti) 係基本形成。其他市地也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推進方式,截至2022年底,縣城及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21%。

  2023年,自治區住建廳聯合相關(guan) 單位組織召開了住建領域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進部署會(hui) ,並聯合發布了《關(guan) 於(yu) 堅決(jue) 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汙水及垃圾處理係統建設的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

  其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新建一批生活垃圾小型焚燒處理廠(水泥窯協同處置廠),全麵補齊城鎮環境基礎短板。

  自治區住建廳副廳長於(yu) 洋介紹,《三年行動方案》鼓勵各市地創新投融資模式,充分吸引社會(hui) 投資參與(yu) “廠網一體(ti) ”建設,推進生活垃圾處理“一市一主體(ti) ”模式,提升全鏈條處理運行水平。

  積極營造全民參與(yu) 垃圾分類良好氛圍

  2023年5月22日至28日是首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chuan) 周,為(wei) 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引領作用,5月28日,拉薩市舉(ju) 行“讓垃圾分類成為(wei) 新時尚”活動。活動中,工作人員來到人流量較大的北京中路,向過往市民群眾(zhong) 宣傳(chuan) 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廣大市民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垃圾分類工作,攜手共建綠色美好家園。

  “這個(ge) 活動非常有意義(yi) ,我將從(cong) 自身做起,積極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為(wei) 子孫後代創造一個(ge) 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市民趙先生說。通過開展此次垃圾分類宣傳(chuan) 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群眾(zhong) 對於(yu) 垃圾分類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市民群眾(zhong) 的環保理念,有效推動了垃圾分類意識深入人心。

  為(wei) 形成全民參與(yu) 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西藏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zhong) 參與(yu) 機製,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誌、廣告屏、宣傳(chuan) 單(冊(ce) )、LED宣傳(chuan) 欄以及宣傳(chuan) 車等平台載體(ti) 宣傳(chuan) 垃圾分類工作。

  各市地積極利用“地球日”“環境日”“節能宣傳(chuan) 周”等宣傳(chuan) 日,設立宣傳(chuan) 點、發放宣傳(chuan) 單(冊(ce) )、製作宣傳(chuan) 展板,提高群眾(zhong) 保護環境意識,動員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每年各市地戶外宣傳(chuan) 次數不少於(yu) 5次,發放宣傳(chuan) 資料、環保垃圾袋10萬(wan) 餘(yu) 份。拉薩市、日喀則市、昌都市教育部門製訂了本市教育係統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全區編製了垃圾分類校本宣傳(chuan) 教材。此外,還通過設立征求意見箱、登門問策等方式,廣泛收集居民在垃圾分類中發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垃圾分類工作機製,積極營造人人關(guan) 注垃圾分類、人人助力垃圾分類、人人參與(yu) 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讓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成為(wei) “新風尚”。

  “環衛局的工作人員經常會(hui) 來到社區居民家中,向我們(men) 宣講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還為(wei) 我們(men) 發放不同顏色的垃圾分類袋。聽了工作人員的宣講,我們(men) 受益匪淺。在今後的生活中,我會(hui) 帶著家人一起加入到垃圾分類行動中。”拉薩市統建社區70多歲的老人羅追達瓦滿懷信心地說。

  如今,西藏廣大市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意識不斷提高,積極參與(yu) 垃圾分類工作,全民參與(yu) 生活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共建共享美麗(li) 家園。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