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措美,一幅各民族和睦相處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近年來,措美縣立足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同心共築中國夢”主題,將民族團結模範創建工作融入全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領域、各方麵。全縣13個(ge) 民族共同生活,結成88對民族團結家庭,開創了“民族和睦、群眾(zhong) 和美、社會(hui) 和諧”的新局麵。
“抬頭可看、隨手可學、處處可感”,措美縣深入實施“一路、一園、一街、一廳、一舞、一廣場、一公園、一標誌、一雕塑、一長廊”中華文化視覺形象工程。在縣民族團結主題公園,來自河南的遊客楊超說,“這裏不僅(jin) 能欣賞美景,還可以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魅力,接受民族團結文化的熏陶。”
措美全景圖。(受訪者供圖)
從(cong) 牧場到田間地頭,從(cong) 學校課堂到項目工地,措美大地處處湧動著學習(xi) 宣傳(chuan)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和“三個(ge) 意識”的熱潮。“群眾(zhong) 在哪裏,理論宣講就在哪裏。”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員旦增頓珠在宗宗村宣講時說。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開展宣講380餘(yu) 場,受眾(zhong) 達3.2萬(wan) 人次,有力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和“三個(ge)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走進基層、走進群眾(zhong) 。
建立民族情誼促交流。與(yu) 安徽、湖北、湖南等內(nei) 地省市開展文化、經濟等多領域交流互動,共同譜寫(xie) 新時代民族團結措美故事。舞台劇《文成公主紮紮情緣》在合肥大劇院盛裝上演,歌曲《愛在措美》、《團結頌》等一曲曲動人的民族團結之歌在各民族之間廣泛傳(chuan) 唱。
加強典型宣傳(chuan) 樹形象。深入挖掘群眾(zhong) 身邊的民族團結先進事跡,大力宣傳(chuan) 數十年手工縫製五星紅旗的“國旗老人”頓久、“退伍不退誌、退役不褪色”熱衷公益事業(ye) 的晉美、共建民族團結家庭的劉源和紮西旺姆夫妻倆(lia) ,以及皖藏兩(liang) 地一家親(qin) ,用身邊人身邊事感動社會(hui) 大眾(zhong) 。
圖為(wei) 措美縣卓德村堅持50年手縫國旗的頓久老人。(受訪者供圖)
深化模範創建營氛圍。按照民族團結“九進”要求,縣領導深入調查研究、督導檢查、推動落實300餘(yu) 次,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古堆鄉(xiang) 、措美縣婦聯為(wei) 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14家單位創建為(wei) 市級模範單位,89家單位創建為(wei) 縣級模範,營造了人人參與(yu) 民族團結工作,人人爭(zheng) 當民族團結模範的良好氛圍。
“一枝一葉總關(guan) 情”,措美縣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融入“四講四愛”“四條標準”“三個(ge) 意識”“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具體(ti) 實踐中。先後組織舉(ju) 辦民族團結主題書(shu) 法繪畫、籃球足球友誼賽、“學雙語、促團結”等活動110餘(yu) 場次,參與(yu) 群眾(zhong) 上萬(wan) 次。
圖為(wei) 措美縣舉(ju) 辦“迎國慶 頌黨(dang) 恩 促團結”詩歌朗誦比賽。(受訪者供圖)
“小小石榴籽,粒粒團結情”。在黨(dang) 的民族政策指引下,一個(ge) 個(ge) 感人的故事,一句句真摯的話語,交匯出措美縣一幅幅民族團結進步圖景。
在哲古草原,十四屆哲古牧人節盛大開幕,喜迎八方賓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紮紮服飾”得到有效保護;卓德村被評為(wei)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哲古社區獲得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站”榮譽稱號。
在措美城區,各族群眾(zhong) 幹部工作、生活在一起,相互尊重、和諧相處、守望相助,生動詮釋著“三個(ge) 離不開”。
在乃西鄉(xiang) ,來自援藏省市的醫療專(zhuan) 家為(wei) 農(nong) 牧區群眾(zhong) 進行免費義(yi) 診,其樂(le) 融融。
圖為(wei) 小型歌舞劇文成公主紮紮情緣。(受訪者供圖)
在古堆鄉(xiang) ,安徽援藏幹部為(wei) 學校的孩子們(men) 贈送了各類學習(xi) 用品和禦寒衣物……
措美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民宗局局長羅布頓珠滿懷深情地說,“措美持之以恒把民族團結創建工作作為(wei)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措美的重要內(nei) 容,引導廣大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弘揚民族團結主旋律,傳(chuan) 遞民族團結正能量。”
如今,行走在措美大地,民族團結之花處處綻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