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的《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曆史性成就》白皮書(shu) 說,西藏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處理好保護與(yu) 發展的關(guan) 係,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著力打造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美麗(li) 西藏建設不斷釋放生態紅利。
白皮書(shu) 介紹,2018年以來,西藏累計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修複資金49.33億(yi) 元。建立覆蓋森林、濕地、草原、水生態等領域的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各類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資金從(cong) 2012年的37億(yi) 元,快速增加到2022年的161億(yi) 元。
白皮書(shu) 指出,西藏由生態扶貧向生態富民轉變。2016年至2022年,西藏年均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生態保護崗位53.77萬(wan) 個(ge) ,累計兌(dui) 現生態補償(chang) 資金126.37億(yi) 元。西藏還大力發展生態產(chan) 業(ye) 和碳匯經濟,帶動群眾(zhong) 綠色就業(ye) 創業(ye) 。
白皮書(shu) 說,西藏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高原生態文化得到進一步激發。許多農(nong) 牧民從(cong) 曾經的砍樹人變成種樹人、護樹人,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成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看得見守得住的“幸福不動產(cha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