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發現全球最早羊蹄甲屬化石

發布時間: 2023-11-11 11:11:00 來源: 西藏日報


野外采集化石現場。

  記者從(cong)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近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在日喀則市拉孜縣柳鄉(xiang) 發現了大量羊蹄甲屬葉片化石,這是迄今為(wei) 止全球發現的最早的羊蹄甲屬化石。

  羊蹄甲屬共有約200個(ge) 現生種,廣泛分布於(yu) 全球熱帶至亞(ya) 熱帶地區,是重要的園林景觀植物。然而,相對於(yu) 該屬全球廣布、數量眾(zhong) 多的現生種而言,化石記錄卻相對較少,尤其是羊蹄甲屬演化早期的化石記錄更是稀少。

  第二次青藏科考期間,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蘇濤帶領的“生物與(yu) 高原隆升協同演化”專(zhuan) 題的科考分隊,從(cong) 2017年開始在拉孜開展了多次考察研究,在西藏自治區科考辦和當地村民的協助下,最終在柳鄉(xiang) 發現了化石點並采集少量岩石樣品。

  日喀則市拉孜縣柳鄉(xiang) (北緯29.15°,東(dong) 經88.15°,海拔約4160米),在構造上屬於(yu) 青藏高原南部的特提斯喜馬拉雅山係。化石標本采集於(yu) 柳曲組,該地層主要由來自印度板塊被動陸緣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的蛇綠岩組成,記錄了西藏南部地區的構造演化過程。

  “在柳鄉(xiang) 發現的羊蹄甲屬化石,是目前全球已知該屬最早的化石記錄。”蘇濤說,本研究結合模型模擬、化石證據、以及古地理模型,提出了羊蹄甲屬起源於(yu) 非洲,隨後可能沿著兩(liang) 條路線擴散。

  第一條路線為(wei) 古新世期間通過科希斯坦-拉達克島弧擴散至青藏高原南部,在漸新世傳(chuan) 播至中國東(dong) 南部,不晚於(yu) 新近紀傳(chuan) 播至印度北部;第二條路線為(wei) 漸新世之後通過北大西洋路橋傳(chuan) 播至美洲。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博士生高毅表示,該發現為(wei) 拉孜作為(wei) 印度與(yu) 青藏高原植物區係交流的通道提供了新的證據;為(wei) 羊蹄甲屬植物的起源與(yu) 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為(wei) 西藏在古近紀時期內(nei) 是全球植物區係交流的十字路口提供了又一有力實證;並為(wei) 印度和歐亞(ya) 板塊碰撞後,碰撞前沿地帶為(wei) 低窪、溫暖、濕潤的古環境增加了新證據。

  相關(guan) 研究成果已於(yu) 近日在國際專(zhuan) 業(ye) 古生物學期刊《係統古生物學雜誌》發表。(圖由高毅提供)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近三年 西藏累計開展考古發掘項目90餘項

    記者9日從西藏自治區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近三年,西藏累計開展各類考古調查發掘項目90餘項,多項考古工作獲得了重大研究進展,初步構建了西藏考古學文化序列的框架,提升了西藏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水平。  [詳細]
  • 西藏近5年累計開展考古調查發掘項目130個

    記者從西藏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5年來,西藏累計開展各類考古調查發掘項目130個,其中主動性考古調查和發掘項目37個,搶救性考古發掘項目16個,配合基本建設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項目77個。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