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權威發布)

發布時間: 2023-11-13 09:35:00 來源: 人民日報

  11月1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曆史性成就》白皮書(shu) ,並介紹有關(guan) 情況。

  “白皮書(shu)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赴西藏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十個(ge) 必須’,重點介紹西藏進入新時代,在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宗教、社會(hui) 和生態文明各領域取得的發展進步。”中央宣傳(chuan) 部副部長王綱表示,新時代西藏的發展與(yu) 進步,充分證明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是完全正確的。

  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

  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自治區主席嚴(yan) 金海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將四件大事作為(wei) 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全過程引領,努力拚搏、開拓進取,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呈現出人民安居樂(le) 業(ye) 、幸福安康的新氣象。2019年底,累計實現62.8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自2015年起,全體(t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2.19歲。

  堅持落實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呈現出團結和睦、穩定和諧的新氣象。製定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和規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切實開展。實現在編僧尼醫保、養(yang) 老保險、低保、意外傷(shang) 害險和健康體(ti) 檢的全覆蓋。

  堅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呈現出繁榮發展、蒸蒸日上的新氣象。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8.6%,增速居全國前列。今年1—9月,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速達9.8%,居全國第一。

  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呈現出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新氣象。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2.31%,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7.14%,自然保護地麵積占全區麵積的36%,生態保護紅線占全區麵積的50%以上,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99%以上。

  堅持“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戰略思想,呈現出邊防鞏固、邊境安寧的新氣象。21個(ge) 邊境縣的經濟總量和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建成小康村624個(ge) ,所有的邊境縣通柏油路、所有邊境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通公路,主電網延伸到全部邊境鄉(xiang) 鎮,建製村通寬帶率和4G信號覆蓋率達到100%。

  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呈現出凝心聚力、風清氣正的新氣象。西藏黨(dang) 員總數達44.61萬(wan) 名,黨(dang) 的基層組織達2.3萬(wan) 餘(yu) 個(ge) 。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各級人大代表中占到89.2%,在全區政協委員中占到85.7%。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護和傳(chuan) 承

  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汪海洲介紹,西藏堅持推進一係列有利於(yu) 民族地區優(you) 秀文化保護和發展的方針政策,西藏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護和傳(chuan) 承。

  非遺保護傳(chuan) 承卓有成效。《格薩(斯)爾》、藏戲、藏醫藥浴法等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認定國家級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4家、自治區級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12家,命名8個(ge) 非遺特色縣鄉(xiang) 村、19個(ge) 非遺旅遊景區(點)、159個(ge) 非遺傳(chuan) 習(xi) 基地和153支民間藏戲隊,建成10個(ge) 非遺保護利用設施項目。全區設有非遺工坊173家,實現非遺活態傳(chuan) 承由個(ge) 體(ti) 到群體(ti) 的飛躍。

  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日趨完善。實現市(地)有圖書(shu) 館、群眾(zhong) 藝術館、博物館,縣(區)有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鄉(xiang) (鎮)有綜合文化活動站,村(居)有文化活動室。組建了5492個(ge) 文藝演出隊,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文物保護利用發展全麵加強。國家先後投資近4億(yi) 元實施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薩迦寺西藏三大重點文物保護維修工程。目前,全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chan) 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0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16處。國家投資6.6億(yi) 元實施西藏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極大改善了文物的保護狀況。

  全區的古籍普查應用基本完成。基本完成各地市1160家收藏單位及個(ge) 人的古籍普查登記任務,普查總量達1.37餘(yu) 萬(wan) 條,同時製作了版本書(shu) 影6.9萬(wan) 多幅。

  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西藏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進入新階段,保護區數量和總麵積大幅提升擴展,高原生物多樣性漸次遞增,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更趨完善,人居環境狀況持續向好,豐(feng) 富的生態資源成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看得見守得住的‘幸福不動產(chan) ’,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富民強邊的致富路、幸福路、美麗(li) 路。”王綱表示。

  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徐誌濤介紹了西藏如何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guan) 係。

  牢固樹立生態優(you) 先理念。自治區作出了打造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加快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等重大部署,頒布實施10餘(yu) 部地方性環保法規,自覺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健全生態保護製度。落實產(chan) 業(ye) 準入負麵清單、水資源管理、耕地紅線和基本草場保護要求,嚴(yan) 禁高汙染、高能耗、高排放項目進入西藏,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jue) ”製度,實行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jia) 考核、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製度。

  加強生態工程建設。實施“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工程,加強重點地區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和退化濕地治理,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人工種草等工程,全麵推進綠色清潔生產(chan) ,推進產(chan) 業(ye) 生態化、生態產(chan) 業(ye) 化,發展生態經濟、碳匯經濟。

  “我們(men) 的經驗就是珍視優(you) 良傳(chuan) 統、服務國家大局。”徐誌濤說。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