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自治區今年建成多個新能源發電項目

發布時間: 2023-11-17 09:25:00 來源: 西藏商報

  雅礱江柯拉一期光伏電站並網發電,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25台風機全容量並網發電,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國投塘魯5萬(wan) 千瓦光伏項目具備全容量並網發電條件……今年以來,一批特殊的重點新能源發電項目格外引人注意,這些項目的名字前麵都有一個(ge) 共同的定語——超高海拔。

  超高海拔地區新能源開發潛力如何?什麽(me) 樣的開發模式更適合超高海拔地區?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訪。

  在陽光照耀下,一排排黑色的光伏板在崇山峻嶺間閃閃發亮,與(yu) 遠處雄偉(wei) 的寧金抗沙雪山遙相呼應。這裏就是國投電力西藏日喀則仁布縣普鬆10萬(wan) 千瓦光伏電站,海拔在4100米至4600米之間。正式並網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2億(yi) 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55萬(wan) 噸。

  在新能源項目中,一般將海拔3500米至5500米的地方稱為(wei) 超高海拔地區。作為(wei) 一名多年從(cong) 事風電光伏等項目開發建設的新能源工作者,國投西藏仁布新能源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雪峰是首次到這麽(me) 高海拔的地區工作。他告訴記者:“這裏雖然施工環境艱苦,但是光照條件好、項目收益率高,西藏新能源開發未來可期。”

  西藏擁有豐(feng) 富的清潔能源資源,水力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8億(yi) 千瓦;光伏技術可開發量98億(yi) 千瓦,資源量均居全國首位;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1.1億(yi) 千瓦,發展潛力巨大。

  與(yu) 此同時,電源結構性矛盾和枯水期嚴(yan) 重缺電問題,仍是製約西藏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西藏發電裝機以水電為(wei) 主,“豐(feng) 餘(yu) 枯缺”現象嚴(yan) 重。用新理念、新模式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建設,不僅(jin) 可以為(wei) 促進西藏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可靠的能源保障,還能提升我國中長期能源電力供應保障能力,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如期實現碳中和目標。

  水風光一體(ti) 化開發是西藏清潔能源資源開發建設的必由之路。但在西藏新能源資源最豐(feng) 富的那曲、阿裏等地區,水電潛在裝機有限,在現實開發中難以作為(wei) 大基地基礎支撐電源,這部分資源如何開發?

  “我們(men) 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建設一個(ge) 以光熱發電為(wei) 重要支撐的電源點。”國投西藏新能源公司生產(chan) 管理部經理李芃介紹,用光熱作電源支撐有諸多優(you) 勢。一方麵,可加快建設進度。相較水電建設周期比較長,光熱電站兩(liang) 三年時間就可形成規模。同時,可快速提升西藏電力保障能力,優(you) 化能源結構;另一方麵,可實現餘(yu) 熱供暖。當前青藏高原地區有一個(ge) 很大的痛點,就是集中供暖。光熱一體(ti) 化基地可以在城市周邊布局,光熱發電的餘(yu) 熱可以在冬季給城市供暖,減少投資成本。

  “西藏清潔能源正處於(yu) 大規模開發前夜,需要統籌電源和電網,統籌生產(chan) 、輸送和消費,做好多能互補配置工作,避免電源項目碎片化開發。”國投西藏新能源公司總經理範相林表示。西藏電網曆史上長期孤網運行,近年來隨著藏中、青藏、川藏、阿裏等電力聯網工程投運,西藏地區全麵進入大電網的懷抱。電力供給能力大幅提升,但是整體(ti) 網架結構依然薄弱,在一些電網末梢區域,電力質量仍有待提升。在這樣一種現實條件下開發新能源,必須提升新能源的主動支撐能力。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